研究论文

  • 环境16S rDNA和16S rcDNA序列分析湖光岩玛珥湖的浮游细菌组成

    秦青英;曾永辉;郭倩茹;简纪常;鲁义善;吴灶和;

    通过提取环境总16S rDNA和总16S rRNA分别构建DNA克隆文库和反转录cDNA文库,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探讨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细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构建两个水层的4个克隆文库,即1 m和10 m水层总菌的16S rDNA文库和总活性菌的16S rcDNA文库,共获得413条序列,分属15门、32目、52科;1 m水层的rDNA文库与rcDNA文库中Verrucomicrobia类群所占比例最大(36.8%和32.1%),其次为Alphaproteobacteri(a 15.1%和16%)和Betaproteobacteri(a 17.9%和16%);在10 m水层的2个文库中,Alphaproteobacteria类群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63.5%(rDNA)和43.8%(rcDNA),其次为Verrucomicrobia(11.5%和14.3%),其他细菌类群包括Acidobacteria、Chloroflexi、Firmicutes、待定门OD1、Planctomycetes、Spirochetes和Deltaproteobacteria,比例在0.8%~3.8%之间;在科的水平上,SAR11为湖光岩玛珥湖最为丰富的类群,占总克隆数的26.9%,其中在10 m水层的比例高达51.5%。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序列(89.8%)来源于新种,其中19.6%的序列可能来自于新属,69%的序列可能来自于全新的科。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独特,有大量的浮游细菌种类尚未获得相应的纯培养物,蕴含着丰富而新颖的微生物资源。

    2013年03期 v.3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6 ]
  • 北部湾墨西哥湾扇贝形态性状与闭壳肌质量的关系

    王辉;李艳红;刘进;朱晓闻;刘志刚;

    为寻找墨西哥湾扇贝中对其闭壳肌重量影响最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扇贝的生长过程中,每一个月测一次壳高(mm)、壳宽(mm)、铰合线长(mm)、体质量(g)和闭壳肌质量(g),每一轮的样本采集量为60,通过通径分析研究这些形态学特征对闭壳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据各形态学特征对闭壳肌质量的直接的、间接的、总路径的贡献,发现体质量的影响是最显著的(p<0.01),其他的形态学特征如壳高、壳宽和铰合线长对于闭壳肌生长既不限制也不促进。

    2013年03期 v.33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与珍珠质量和珍珠层厚度的相关分析

    王庆恒;逯云召;邓岳文;杜晓东;

    以马氏珠母贝快速生长选系F3为材料,以常规技术插核操作并进行海区养殖,育珠期结束,测量育珠母贝的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与壳质量共5个生长性状指标,以及商品珍珠质量与珍珠层厚度,分析育珠贝生长性状指标与珍珠层厚度及珍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的生长性状与珍珠层厚度及珍珠质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值<0.01);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壳质量与珍珠层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412、0.418、0.457、0.456;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壳质量与珍珠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7、0.468、0.380、0.556、0.644。通过改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的生长性状能够有效提高珍珠的质量。

    2013年03期 v.3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 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的固体培养条件

    杨世平;刘慧玲;刘付文添;

    以麸皮、豆粕和红糖为基料,固态培养沼泽生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研究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的固体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结果表明,优化的固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豆粕、麸皮和红糖的最佳质量比为3∶1∶1;每10 g基料,各组分添加量分别为酵母膏0.2 g,硫酸铵0.2 g,水12 mL,接种1.5 mL菌液;培养基厚度2.35 cm。在此条件下培养60 h,红酵母的细胞产量最高达101.9×108g-1。

    2013年03期 v.33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饲料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孙阳;姜志强;李艳秋;毛明光;吴洪;宫雪;

    以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5.77%、7.71%、8.93%、11.89%、13.75%、16.42%的饲料饲喂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幼鱼56 d,测定其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并对其肝脏、肠及肌肉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77%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与其他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力的最高值出现在8.93%组,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大于8.93%的实验组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且显著低于8.93%组;5.77%、7.71%、8.93%组呈增加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峰值出现在13.75%组,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组织学观察表明,5.77%、7.71%、8.93%组,虽然肝脏也有脂肪空泡存在,但是肝脏、肠和肌肉组织结构完整,无明显病变现象;11.89%、13.75%、16.42%组的肝脏、肠和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现象,各组间差别明显。由此认为,脂肪水平为8.93%组,抗氧化酶活力最高,该脂肪水平下的饲料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代谢最有利,组织结构完整无病变。

    2013年03期 v.33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雌雄细鳞斜颌鲴不同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比较与评价

    韩现芹;宋文平;姜巨峰;贾磊;

    为探明雌雄细鳞斜颌鲴不同部位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测定雌雄细鳞斜颌鲴中脑、眼、性腺、鳔、肌肉及皮的水分、粗蛋白等基本营养成分,对各部位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鳔和皮中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肌肉次之,眼最低(♀/♂,8.48%/7.37%),雌雄鱼各部位粗蛋白质量分数,除雌性性腺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外,其他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2)6部位均测出18种氨基酸;3)6部位总氨基酸含量大小依次如下:雌性为鳔、皮、卵巢、肌肉、脑、眼,雄性为皮、鳔、肌肉、精巢、脑、眼;4)在性腺的氨基酸组成中,雌细鳞斜颌鲴氨基酸总量(20.70%)高于雄性(9.11%),差异极显著(P<0.01);5)雌雄的眼、鳔、肌肉、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雌鱼脑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雄鱼脑和雌雄性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6)雌雄脑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6部位中最高,分别为82.13和80.91,肌肉的EAAI分别为72.89和71.80,皮的EAAI最低,分别为39.07和38.29。雌雄细鳞斜颌鲴6部位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雌性营养价值较雄性高。

    2013年03期 v.33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 澳洲长鳍鳗肌肉基本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宋理平;胡斌;冒树泉;朱永安;

    测定并分析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质量分数。结果显示:澳洲长鳍鳗肌肉中水分质量分数为63.9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7.43%,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6.41%,灰分质量分数为1.74%;肌肉中测出氨基酸17种(未测色氨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占氨基酸总质量的39.97%),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WHO标准;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61,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质量的45.60%;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26.73%,其中EPA与DHA的质量分数合计为8.46%。该结果表明,澳洲长鳍鳗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2013年03期 v.33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草鱼白细胞介素6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颜鹏;简纪常;吴灶和;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个多效的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以及造血调控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Smart RACE技术克隆获得草鱼IL-6(CiIL-6)cDNA序列,CiIL-6的cDNA全长为1 145 bp,包含一个长为702 bp的开放阅读框,能编码233个氨基酸,预测CiIL-6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6.74 ku,等电点为8.72。其中5'和3'非编码区(UTR)分别为86 bp和357bp。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草鱼和斑马鱼(Danio rerio)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们的CiIL-6氨基酸同源性高达76%,而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均低于30%。RT-PCR的结果显示,CiIL-6在健康草鱼的胸腺、头肾和脾脏表达最高,而在鳃、胃和心脏中的表达量最低。

    2013年03期 v.3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创伤弧菌和哈氏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陈福艳;程光平;欧阳贤华;陈晓汉;梁万文;韦友传;黄婷;杨学明;陈明;王瑞;李丽萍;韦明利;

    根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溶细胞毒素基因序列和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tox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优化,测试两种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双重PCR方法,同时快速检测V.vulnificus和V.harveyi。结果表明:纯培养V.vulnificus和V.harveyi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12 cfu/mL和18 cfu/mL,与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及美人发光杆菌无交叉反应;此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具快速、高效等优点,对细菌V.vulnificus和V.harveyi诊断与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2013年03期 v.3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摄食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张宇美;颜云榕;卢伙胜;郑志伟;易木荣;

    鸢乌贼是南海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是大型光诱罩网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以2011年4个季度西沙海域光诱罩网船作业随机采集的542尾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为样本,研究其摄食与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鸢乌贼雌雄比为1∶1,雌性成熟高峰期为冬季,平均性成熟指数(gonad somatic index,GSI)为2.97,雄性成熟高峰期为夏季,平均GSI为1.89;胴长171 mm以上雌性个体出现一次性腺发育高峰期,GSI达到8.59,111~140 mm胴长组雄性个体出现一次性腺发育高峰期,GSI为1.92,雌、雄GSI随胴长变化均较显著(p值<0.05);雌、雄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59 mm和83 mm;同一胴长组中雌、雄个体的平均饵料质量差异性不显著(p值>0.05),但雌性个体最大饵料质量大于雄性个体;雌雄鸢乌贼摄食强度随胴长增加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摄食等级除夏季以2级和3级为主外,其余各季度均以3级和4级为主,其中,3、4级在春季和冬季分别占71.02%和79.02%;空胃率(摄食等级为0)在秋季所占比例较高,为16.22%,其余3个季度空胃率均不超过5%,摄食对象以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为主,且有同类相残现象。

    2013年03期 v.33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不同初始pH下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张际标;姚兼辉;刘加飞;林芳冰;陈春亮;孙省利;

    为了解烟气脱硫酸性海水排放对天然海水中重金属的影响,设置初始pH(pH0)分别为5.0、6.5、7.0、7.5、8.0等6个实验组,研究各组海水的pH、盐度、悬浮物以及Cr、Cu、Zn、Cd和Pb等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实验的进行,各实验组水体的pH呈现开始升高、中期略降、后期趋稳的变化规律,且pH0越低,pH增加幅度越大;各实验组的悬浮物含量随pH的升高而增大,重金属含量和盐度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分析表明,藻类的光合作用是控制水体pH变化的主要过程,pH则是影响水体重金属含量的关键环境因子,符合pH越低、各重金属含量越高的普遍规律。因此,借助耐酸性藻类的光合作用提升水体pH,是减少烟气脱硫海水排放对天然海水中重金属的溶出、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可能途径。

    2013年03期 v.33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广东实际蒸散发与潜在蒸散发的关系研究

    范伶俐;张光亚;

    利用广东86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观测资料,采用高桥浩一郎经验公式、Penman公式分别计算了广东省6个子区域1961-2008年实际蒸散发(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Ea和潜在蒸散发(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Ep,并定量化分析了供水条件变化下Ea与Ep的关系,对它们的理论从属性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广东省年实际蒸散发量远低于潜在蒸散发量,全省平均Ea为791.0 mm/a,Ep为1 034.1 mm/a,多数子区域Ea不足Ep的3/4,Ea的变异性明显高于Ep。随降水量R的增加,粤东沿海、珠三角、粤北、粤中、粤西南5个子区域Ea增加趋势明显,粤东Ea随R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除粤东外,各子区域的Ep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R的增加,全省平均Ea呈明显的增加趋势,Ep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对降水量R与实际蒸散发Ea、潜在蒸散发Ep的联合回归方程R-E回归系数的T检验,判定粤东沿海、珠三角、粤北、粤中、粤西南5个子区域Ea与R和Ep与R的关系满足理论意义上的完全互补相关;粤东Ea与R和Ep与R关系不明确。

    2013年03期 v.33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基于JA-SIG CAS统一认证平台(SSO)的设计与实现

    李建佳;王晶;

    基于JA-SIG CAS框架,设计、实现了一个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平台,为大型网站提供安全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服务。统一认证平台分为SSO CAS服务器端和CAS客户端,服务器端采用SSL加密协议的https方式部署,客户端采用http方式部署。平台运用Spring Securit、Spring Remote、Hibernate3、Struts 2.2等技术,以及PGTIOU(代理授权许可证索引)、PGT(代理授权许可证)、PT(代理许可证)、ST(服务许可证)、TGC(Ticket凭证存放cookie)等关键数据结构,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的服务票据生成、授权、检查、保存、发送等,提供单点登录服务。

    2013年03期 v.33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不同菠萝蜜株系果实品质分析

    吕庆芳;王俊宁;谢丽芳;叶春海;

    为选育出果实品质优良的菠萝蜜株系,对6个特色菠萝蜜株系(E2、E5、E6、E7、E9、E10)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并依据主要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各株系品质优劣。结果表明:株系E2、E5、E6、E7总体外观品质各有优势;株系E6有机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株系(p值<0.01),糖分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其次为株系E5,除了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偏低外,其糖分、有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均较高;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株系E6和E5属于果实品质较好的株系。

    2013年03期 v.33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研究简报

  • 斑点叉尾鮰保科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观察

    段翠兰;刘训猛;王习达;邹勇;樊祥科;

    对患病斑点叉尾鮰的肝脏病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API20E细菌生化快速试剂条鉴定为保科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hoshinae)。人工感染试验可再现自然条件下鱼病的症状,表现出很强的致病性。病变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变最初是部分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及水样变性,颗粒变性的肝细胞肿大。严重时,细胞周界不清晰,肝细胞内的小空泡连成大空泡,核悬浮在肝细胞的中央,细胞核肿大,并出现部分肝细胞的核浓缩、破裂、溶解消失。保科爱德华氏菌对斑点叉尾鮰具有显著致病性,可引起肝脏发生严重病变。

    2013年03期 v.3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几种强制固核技术在大珠母贝育珠中的应用效果

    张春芳;焦宗垚;刘永;邓陈茂;

    为了解决大珠母贝植核育珠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吐核问题,进行了采用固核器、磁性吸引力、手术缝合伤口和医用胶粘合伤口等4种强制性固核技术的大珠母贝植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核器和磁性吸引力固定珠核的植核效果最好,休养期成活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留核率达到100%;手术缝合伤口固核方法也有较好的固核效果,休养期留核率达到67%,但植核贝休养期成活率较对照组低,为76.7%;医用胶粘合伤口方法无固核效果,育珠贝休养期成活率和留核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2013年03期 v.3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3株方斑东风螺病原性弧菌对3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贾春红;李淑芳;张继东;

    采用K-B法,测定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哈氏弧菌等3株方斑东风螺病原弧菌对3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副溶血性弧菌对大观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头孢吡肟和氧氟沙星敏感;创伤弧菌对复方新诺明、大观霉素、诺氟沙星和多粘菌素B敏感;哈氏弧菌对复方新诺明、大观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克拉霉素、头孢吡肟、诺氟沙星、左氟沙星、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和氧氟沙星敏感。

    2013年03期 v.3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