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丽,刘楚吾,曾健民
用25个引物,对40个样本扩增,研究了勒氏笛鲷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中的最适样本量和位点数。结果显示:在样本量达到20且位点数达到70个以上时,遗传距离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即在RAPD分析中,样本数应达到20且位点数应达到70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2005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31 ] - 潘阳,白俊杰,叶星,劳海华,罗建仁,汪学杰
采用PCR技术对2种亚洲龙鱼的mtDNAD_Loop全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序列结构分析和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2种亚洲龙鱼的mtDNAD_Loop在靠近5’端有3个终止相关序列TAS(Ⅰ、Ⅱ、Ⅲ),靠近D_Loop的3’端有4个保守区域CSB1、CSB2、CSB3、CSB-D。在终止相关序列和保守区域之间是连续重复区域。经DNASP4.0软件分析,全序列中检测出多态位点数(S)为26,其中有17个转换,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7.333。
2005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3 ] - 周发林,马之明,黄建华,江世贵
分析了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花蟹蟹肉以及斑节对虾亲虾肌肉和成熟卵巢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与斑节对虾亲虾肌肉和成熟卵巢的必需氨基酸比率(A/E)的比值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4种斑节对虾亲虾饵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花蟹蟹肉以及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亲虾肌肉和成熟卵巢中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9.18%、8.14%、12.10%、17.00%、21.90%、18.60%;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7.30%、7.47%、11.70%、14.80%、19.40%、14.60%。以斑节对虾亲虾肌肉蛋白为参比,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以及花蟹蟹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0.93、0.94、0.94、0.97;以斑节对虾亲虾成熟卵巢蛋白为参比,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以及花蟹蟹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0.95、0.93、0.88、0.84。这说明4种亲虾饵料相对斑节对虾亲虾而言是一种优质蛋白质,能够满足亲虾蛋白需求。不过,精氨酸、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能完全满足亲虾需求。
2005年04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32 ] - 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黄志斌,朱红友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3.0×108kg-1(A组)、1.5×108kg-1(B组)、1.0×108kg-1(C组)的嗜酸小球菌,制成3种实验饲料,以不添加嗜酸小球菌(D组)作为对照,饲养日本鳗鲡60d,以研究嗜酸小球菌对日本鳗鲡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测定了增重率、饵料系数、成活率、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以及人工感染后的死亡率,并通过电镜观察了小肠壁细胞的微绒毛结构。结果表明A、B、C组和对照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42.31%、75.42%、89.65%和40.32%,饲料系数分别为1.93、1.12、0.98和1.58,C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组,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其他组,成活率也显著提高。电镜观察发现C组和B组的鳗鲡小肠细胞微绒毛排列整齐、细而长,吸收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对饲料利用率,D组鳗鲡小肠细胞的微绒毛稀疏、短,排列不均匀。血清中NO的含量A、B、C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3%、42%和73%。C组人工感染后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实验结果表明,在鳗鲡饲料中添加嗜酸小球菌可以显著促进鳗鲡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增强其免疫力。
2005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9 ] - 杨鸢吉力,陈辉,方苹,段金荣
从不同养殖场患病暗纹东方鱼屯(Takifaguobscurus)的鳃、肠、肝、肌肉及溃疡部位分离到9株菌株,经人工感染致病性试验,其T-22、T-11、J-2、H-3、H-5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通过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API20E细菌生化快速鉴定试条的测定,分别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证实这5株菌为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种药物对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霍乱弧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嗜水气单胞菌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氟嗪酸、环丙沙星、复合磺胺对类志贺邻单胞菌有一定抑菌效果。
2005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25 ] - 余祥勇,刘永,冯奕成,王梅芳,梁龙飞
对企鹅珍珠贝稚贝、中贝和成贝在降低盐度的海水中存活状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水温20~23℃,以不同盐度梯度(8、12、16、20、242、8、30和33)的海水暂养稚贝并定时检查,在广东的四个海区,对盐度变化时中贝及成贝的养殖成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盐度低于16的3个组,稚贝在60h内全部死亡,盐度20~24海水中,稚贝虽只有部分死亡,但活力较差;稚贝在14的海水中4h后转入正常海水,可全部存活,而超过8h后再移入正常海水的稚贝会陆续死亡;在盐度18海水中,稚贝一直未分泌足丝附着,而移入正常海水,6h就有小苗附着;大万山岛附近海域在雨季盐度可降至20以下,6~9月不适合养殖,而其它实验点可以通过深吊避免海水盐度变化造成企鹅珍珠贝死亡。
2005年04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40 ] - 孔美兰,吉宏武,章超桦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L9(43)确定酶法自溶罗非鱼下脚料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最适自溶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3,反应温度50℃,pH7.5,反应时间6.5h;酶解结束蛋白质回收率为81.75%。
2005年04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212 ] - 张静,吉宏武,周静,陈成成,章超桦
对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生物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分属于鱼、虾、贝、藻的10种海洋生物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利用邻苯二甲醛与GSH反应构成的荧光体系,在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25nm的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9.22%~99.69%,变异系数为2.16%。应用此方法测得10种海洋生物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为:红笛鲷(Lutjanussanguineus)0.399mg/g,银鲳(Pampusargenteus)0.352mg/g,大海鲢(Megalopscyrinoides)0.561mg/g,尖紫蛤(Sanguinolariaacuta)0.289mg/g,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n)0.287mg/g,墨吉对虾(Penaeusmerguiensis)0.892mg/g,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1.434mg/g,囊藻(Colpomeniasinu-ose)0.221mg/g,石莼(Ulvalactucal)0.727mg/g,马尾藻(Sargassummuticum)0.137mg/g。
2005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49 ] - 陈家长,胡庚东,瞿建宏
以白鲢(Hypophthalmicthysmolitris)为实验材料,研究常用除草剂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采用直线回归法求得的96hLC50值分别为:2,4_D丁酯0.185mg/L,可信限0.138~0.247mg/L;丁草胺0.080mg/L,可信限0.067~0.097mg/L;使它隆3.80mg/L,可信限2.68~5.40mg/L;艾割18.60mg/L,可信限14.80~23.32mg/L;嗪草酮108.80mg/L,可信限91.46~129.72mg/L。对鱼类安全浓度分别为0.019mg/L,0.38mg/L,0.008mg/L,1.86mg/Land10.88mg/L。
2005年04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8 ] - 尹飞,王春琳,宋微微
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的变化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成活率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生存盐度为11.73~31.43,适宜盐度为19.61~26.18;生存水温为14~30℃,适宜水温为22~28℃;生存pH值为6.0~9.5,适宜pH值为7.5~8.5。说明环境因子变化对幼体存活有较大影响。乌贼幼体对渐变的适应性强,幼体成活率渐变大于突变,但温、盐度的耐受值宽度并未增大。
2005年04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88 ] - 李小恕,李继龙,贾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近年对东黄海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的调查资料,对东黄海渔场的渔业资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空间分析与叠加,得到该渔场的资源分布与水温、初级生产力、饵料、底质等因子的时空分布专题图,经过相关分析,即可掌握当前该渔场资源的概况。
2005年04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24 ] - 罗世地,莫春生,夏娇,吴卫东
用滴体积法测定30℃时Tween80水溶液的平衡及动态表面张力;研究了溶液浓度对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越大,动态表面张力数值越小。低浓度时,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受纯扩散控制,浓度增大,表面吸附为扩散-动力学控制机理。
2005年04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0 ] - 刘大召,黄荣兵
分析了在大规模定制下对物料清单(BOM)的新要求,提出了基于类的BOM。利用递归算法,结合PB中的数据窗口技术,实现了对BOM表的遍历,最后,对特殊BOM的生存期管理也进行了一些讨论。
2005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 ] - 王元明,黄迅成
利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研究了两个种群具有非线性密度制约的捕食-被捕食者系统:dxdt=b0x(b1+b2x-b3x2)-b4xy,dydt=-cy+(αx-βy)y,的平衡点的性质,并证明了该系统存在唯一极限环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2005年04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李用江,刘丹斌
分析了现有图像浏览器的弊端,以及改进时的困难所在,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基于数据库的图像浏览器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在研发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ADO.NET技术,提高了图像数据的安全性,方便了用户快速地检索和存取图像信息,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图像数据库浏览器。
2005年04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沈玉利,姚俊,赵安军,郭雷
基于数字水印和TESLA,提出了一种视频多点广播立即源认证模型,利用查找表的视频水印算法,将视频重要分量的消息认证码、公开密钥和立即认证散列值等嵌入到视频的非重要分量中;从而达到视频数据多点广播的立即源认证,避免了接收方数据包缓存,并给出公开延迟时间间隔d的一种计算方法。
2005年04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肖秀春,邹北骥
通过人脸特征提取是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主动轮廓模型方法(Activecontourmodel,也称Snakes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技术中。常规Snakes方法应用于人脸特征提取鲁棒性不强,并且精度不高。对常规Snakes方法进行了改进,其改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针对人脸肤色的特点改造了Snakes能量函数的图像能量项,用以提高算法的精度;2)基于人脸五官形状特点,增加了一个新的能量项———形状限定能量项,以期获得更好的鲁棒性。最后,对改进前后的Snakes方法进行了实验仿真与比较、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nakes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并能准确收敛到人脸特征处。
2005年04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4 ] - 彭银桥,甘元驹,陈月峰,彭凌西,邓锐
在修改的Ohta_Okamoto数字签名方案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个新的(t,n)门限签名方案。该方案具有可验证性和防止内部成员合谋攻击;而且验证者在验证群签名的有效性计算的复杂性与一般个人签名方案一样。该方案的安全性是基于大整数的因式分解,因此在计算上是安全的。
2005年04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许进
通过实验研究,用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呋喃树脂自硬砂与稀土镁作催化剂生产的球铁件,通常在其铸件表层出现异常组织。提出导致异常组织产生的原因,同时又降低了试件的冲击值,并且采用反应型或屏蔽型涂料将可防止球铁件表层异常组织缺陷,为生产性能良好的球铁件提供技术依据。
2005年04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周晖,谢数涛2005年04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1 ]
- 夏立群,李建强,李伟2005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6 ]
- 鲁义善,聂品,吴灶和2005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6 ]
- 王凡,赵元凤,吴益春,吕景才,刘长发,宋晓阳,赵冲,郑伟2005年04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31 ]
- 李卓佳,曹煜成,杨莺莺,陈永青,吴灶和2005年04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