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塭产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催熟繁殖技术研究

    杨小立,黄爱贞,黄德

    以综合催熟措施和移植精荚手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决了鱼塭产斑节对虾催熟效应期长,产卵率低,易蜕壳失去精荚等难题。使用 278 尾雌虾,催熟率达90% 以上,在40 d 内共产卵608 尾次,卵量18 530 万粒,孵出无节幼体11 998 万尾,平均孵化率 64.7% ,平均每尾雌虾孵出无节幼体 43.1 万尾,育成商品虾苗 1 028.5 万尾,育苗平均成活率 13.6% ,试养成活率57.1%

    1999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有棘和无棘两种表型栉江珧同工酶差异的比较

    余祥勇,王梅芳,杨书婷,桂建芳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有棘和无棘两种不同表型的栉江珧(Atrina pectinta)的外套膜组织进行了EST 和SOD 同工酶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类型的酶谱表达有一定差异,但同时也存在中间类型,表明有棘和无棘的表型差异,尚不能提供它们应划分为两个种的充足证据

    1999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16 ]
  • 低产老化虾池的生态养殖的探讨

    胡贤德,苏强华,冯伍

    针对目前大批低产老化虾池的改造和可持续生产的问题,设计了一个自然生态养虾新模式。利用长期不能清淤的低产老化虾池和已造成生态失衡的虾池,实行疏放苗,精管理,综合利用、立体开发,混养、轮养。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周期为 80~90 d,对虾成活率60.5% ~76% ,体长达10.1~13.2 cm ,平均体重 17.2~19.2 g/尾,饵料系数 0.77~0.80,平均产量 645~780 kg/hm 2,鲻鱼产量 420~465 kg/hm 2 。整个养殖过程虾池的各种水质理化因子基本符合要求,从而使对虾养殖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

    1999年02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3 ]
  • 马氏珠母贝外海深水区养殖的初步研究

    黄海立,刘建勇,邓远球,谢仁政

    采用延绳式、浮筏式、立桩式在外海深水区进行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 artensii (Dunker)]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 11 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分别为延绳式 56.3% ,浮筏式 32.8% ,立桩式20.8% ,而同期在港湾浅水区养殖时,其成活率分别为浮筏式 28.8% ,立桩式 18.5% 。而且外海深水区养殖马氏珠母贝生长快,个体大,体质强,病害少,附着物少。此外,外海深水区延绳式养殖设施抗风浪能力强,是开发利用外海深水区的一种良好方式

    1999年02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0 ]
  • 红海湾养殖水域营养盐消长与温度、盐度、浮游植物量的关系

    王小平,贾晓平,林钦,王增焕,陈瑞雯

    红海湾海水养殖水域的营养盐、盐度、温度、浮游植物和叶绿素的观测结果表明,该水域中氨氮、亚硝酸盐及磷酸盐的消长受水系混合所制约。春季硝酸盐、氨氮和秋季磷酸盐与浮游植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秋季表层叶绿素与营养盐(除氨外)存在着正相关,而底层叶绿素与营养盐存在密切负相关

    1999年02期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4 ]
  • 2种江蓠藻体切段的再生

    赵素芬,庄承纪

    初步研究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 tenuistipitata var. liui)和细基江蓠(G. tenuistipitata)切段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其切段的再生特点。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江蓠藻体切段再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江蓠藻体在改良P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两种藻体的外皮层细胞均可产生长成新枝的生长点,并且表现出相同的再生极性。无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还是细基江蓠的切段都是在形态学上端切口处产生新枝,下端不再生;带分枝的切段,其分枝断口处亦可再生新枝。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促进藻体芽的产生和生长。1 m g/ LBA 明显促进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切段的再生,2 m g/ L BA+ 0.5 m g/L NAA 显著促进细基江蓠切段的再生

    1999年02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0 ]
  • 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口器结构研究

    尤洋,胡庚东,王博

    解剖和测量了大银鱼 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的鳃弓骨骼结构、第一鳃弓长、鳃耙间距、口径、口宽。根据实测数据与银鱼的个体生长进行回归运算,分析了两种银鱼的口器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 第一鳃弓长与体长的相关方程:大银鱼Y= 3.12+ 7.92X+0.79X2- 0.04X3(m m )[r= 0.992 8,P< 0.01];太湖新银鱼Y= 15.14- 3.04X+ 5.63X2- 0.57X3 (m m )[r= 0.986 8,P< 0.01](Y——体长,X——第一鳃弓长)。2. 口径、口宽与体长的相关方程:大银鱼口宽Y= 0.048X+ 0.133(m m )[r= 0.993 7,P< 0.05],太湖新银鱼口宽Y= 20.91- 7.41X+ 4.11X2+ 0.90X3(m m )[r= 0.910 7,P< 0.05];大银鱼口径Y= 0.130 7X- 0.850 3(m m )[r= 0.987 9,P< 0.05];太湖新银鱼口径Y= 50.86- 34.00X+ 10.65X2- 0.80X3(m m )[r= 0.959 9,P< 0.05?

    1999年02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9 ]
  • 马氏珍珠贝肉风味食品开发研究

    刁石强,李来好,陈培基,杨贤庆,吴燕燕,苏进和,崔瑞瑗,郑春源,屈正霞

    研究了马氏珍珠贝肉制作五香、蒜香、姜汁三种风味即食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采用幅照保鲜技术对风味制品进行灭菌防霉处理,产品的保质期达到 180 d 以上。对风味制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马氏珍珠贝肉风味制品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丰富的海产品,并富含牛磺酸(3.9 m g/g)、多不饱和脂肪酸(EPA+ DHA 占脂肪总量 34.7% )和多种无机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1999年02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1 ]
  • 卧式平板冻结装置冻结时间的探讨

    戴午子

    通过对卧式平板冻结装置冻结时间的测试并分别用Plank 公式和 Pham 公式对冻结时间进行计算、比较,得出用Pham 公式计算冻结时间较为合理,并对有关计算参数选定提出了建议

    1999年02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冷却物冷藏间内湿空气热物理参数的计算

    殷少有

    推导了冷却物冷藏间内湿空气热物理参数计算方程,并编制了湿空气热物理参数计算程序。该程序能快速、精确地计算冷却物冷藏间内不同气流速度、不同气压的湿气热物理参数

    1999年02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一类绕平面曲线而成的旋转体

    郑英伟,李晓培

    把微积分学教材中关于旋转体的内容推广到“绕曲线”旋转的情形,给出了绕平面曲线而成的旋转面的面积公式及其若干应用

    1999年02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刍议雷州山羊的开发

    翟岁显,马龙

    从雷州山羊的品种资源,饲料资源及饲养技术等三个方面论述雷州山羊开发的优势,分析了目前雷州山羊开发及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雷州山羊开发的主要措施

    1999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5 ]
  • 旱耕赤红壤氮、磷流失污染研究

    吴雪彪,陈士银

    在设置可控条件下的模拟生态系统中研究了旱耕赤红壤的氮、磷流失污染特征,结果显示:旱地土壤随地表流水流失的氮量远大于磷;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旱地氮、磷污染物输出浓度与作物生育期及施肥时间有关。并指出旱地氮、磷流失可能是珠江广州河段氮、磷含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1999年02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4 ]
  • 碳酸氢钠对高温下珍珠鸡生产性能及血液pH值的影响

    贾汝敏,王润莲,杨茂东

    用180只56日龄肉用仔珍珠鸡,测定了高温环境(25~34℃)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NaHCO3 (质量分数分别为0% ,0.5% ,1.0% ,1.5% ,2.0% ,2.5% )对珍珠鸡肥育期(56~84日龄)生产性能及血液pH 值的影响,基础日粮含 ME 13.37 MJ/kg,CP18% 。结果表明:体增重、采食量、屠宰率、血液pH 值不受日粮中NaHCO3的显著影响(P> 0.05),但体增重、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受性别的显著影响(P< 0.05),母鸡比公鸡的体增重大18.8% ,采食量高8.02% ,饲料利用率高9.70% ,公母鸡间的这种差异在1.5% NaHCO3 添加组表现最明显

    1999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1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龙眼短枝扦插中的应用

    洪家胜,刘素青,吕庆芳,钟红梅

    用3种生长素对龙眼插条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龙眼插条不定根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IBA 能促进插条的愈伤组织发生,2.4-D 对插条叶片的保持效果最好,龙眼扦插的难点在于生根过程的后期阶段

    1999年02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6 ]
  • 不同海水相对密度对斑节对虾胚胎发育和无节幼体变态的影响

    梁华芳,韦寿贵

    1999年02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2 ]
  • “克毒丹”和“虾丹特”提高斑节对虾成苗率的初步探讨

    周文坚,陈毕生,翁雄

    1999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7 ]
  • 南海海洋农牧化研究的现状与研究设想

    黄巧珠,喻达辉,陈永青

    1999年02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