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太有;李仲辉;
对二长棘鲷和黄鳍鲷的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长棘鲷脑颅中的上筛骨、侧筛骨、额骨、眶下骨、蝶耳骨、上枕骨,咽颅中的前上额骨、腭骨、舌额骨、齿骨、鳃盖骨、尾舌骨、咽鳃骨等与黄鳍鲷相应部分的骨骼有明显差异,某些特征可作属间或种间的鉴别依据。
2008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5 ] - 骆大鹏;余祥勇;王梅芳;王佃涛;
对非繁殖期与繁殖前期的雌性三角帆蚌鳃瓣作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内、外鳃的鳃丝在组成上是相同的,从外到内,其结构可以分为:上皮、基膜、结缔组织,鳃丝上密布纤毛,鳃丝结缔组织中含吞噬细胞、透明细胞等。外鳃具特有结构——瓣间隔和育儿囊,且在瓣间隔两侧,有发达的小水管系统。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内外鳃瓣在鳃瓣厚度、鳃小瓣厚度、鳃丝宽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繁殖前期,内鳃基本无变化,而外鳃发生明显的变化,鳃瓣增厚,鳃腔扩大形成孵化室,为胚胎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
2008年03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3 ] - 刘丽;刘楚吾;岳文;
根据体侧纵带颜色差异,暂将画眉笛鲷(Lutjanus vitta)分为黄带画眉笛鲷和褐带画眉笛鲷,应用RAPD技术,选用22个引物对黄带画眉笛鲷与褐带画眉笛鲷进行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黄带画眉笛鲷与褐带画眉笛鲷的遗传距离为0.832 9,其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66.99%和85.28%,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61 7和0.289 3,种内遗传距离(D)分别为0.243 5和0.431 9,表明褐带画眉笛鲷的遗传多样性比黄带画眉笛鲷丰富。共得到OPP14-629bp和OPP14-674bp等11个特异性分子标记,可用于两种笛鲷的鉴定。
2008年03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1 ] - 刘楚吾;黎锦明;彭银辉;林小坤;刘丽;
用EcoRⅤ、MboⅡ、NaeⅠ、PvuⅡ、StyⅠ、KpnⅠ、SacⅠ、HindⅢ、DraⅠ、HpaⅡ等10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星洲银罗非鱼线粒体DNA(mtDNA)进行酶切分析,其中StyⅠ、SacⅠ和DraⅠ表现出多态性,HpaⅡ酶切后产生零碎片段,EcoRⅤ、NaeⅠ、PvuⅡ、KpnⅠ只有一个切点,HindⅢ有两个切点,MboⅡ有5个切点但有小片段丢失。在星洲银罗非鱼中共发现4种单倍型,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8 0,其mtDNA多态度为0.002 4,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2008年03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5 ] - 邓岳文;张凌飞;杜晓东;王庆恒;黄荣莲;
以华贵栉孔扇贝桔黄和紫褐壳色个体为亲本建立两个壳色群体,从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几方面进行生长比较,并对两个群体做了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比较。结果表明:桔黄壳色群体的平均壳长、平均壳高、平均壳宽和平均体重显著大于紫褐壳色群体(P<0.05)。在24℃、27℃、30℃和33℃条件下,桔黄壳色群体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紫褐壳色群体(P<0.05);不同壳色群体生长与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有关。
2008年03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54 ] - 李长玲;曹伏君;黄翔鹄;刘楚吾;麦哲文;
对绿海龟(Chelonia mydas)外周血细胞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经Wright’s染液染色,可鉴定出红血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七种血细胞。其中红血细胞数量多,长椭圆形,具圆核。白细胞数量少,多为圆形,分无颗粒型白细胞和颗粒型白细胞两种。无颗粒型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细胞质中无特殊颗粒;颗粒型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细胞质中具有特殊颗粒。在白血细胞中,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在数量上,血栓细胞最多,淋巴细胞次之,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较少。绿海龟的淋巴细胞可分为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两种类型。在外周血细胞中可观察到分解、解体状态的红血细胞,还可观察到少量未成熟的红血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偶尔可见正在分裂的红血细胞,提示红血细胞也可在外周血直接分裂。
2008年03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8 ] - 廖永岩;利光强;
幼体期Z1和Z2投喂扁藻和轮虫,Z2后期开始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投喂,Z3后用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大眼幼体用不同饵料培育,进行南海海域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结果表明:溞状幼体平均成活率为15.3%;Z2变态为Z3、Z4变态为M为溞状幼体培育的敏感期,幼体的阶段成活率较低;以卤虫无节幼体、冰冻卤虫成虫、活卤虫成虫为饵料,均能使培育大眼幼体至幼蟹,其中活卤虫成虫投喂、加防残网片培育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0%。
2008年03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5 ] - 李雷斌;刘志刚;
在水温29.0~29.5℃、盐度28.5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对5种常用药物对方斑东风螺面盘幼虫的急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药物的24 hLC50、48 hLC50、96 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1.71、1.04、0.55和0.115 mg.L-1,新洁尔灭78.58、28.90、6.06和1.17 mg/L,硫酸锌4.52、2.36、0.62和0.193 mg/L,制霉素2.36×104、1.46×104、0.64×104和0.168×104 U.L-1,甲醛10.9、7.11、3.66和0.908μL.L-1。
2008年03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5 ] - 罗晓霞;黄翔鹄;洪腾;
在不同饵料条件下,对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n)的清滤率(mL.只-1.h-1)、滤食率(细胞.只-1.h-1)和摄食率(mg.只-1.h-1)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为饵料,其浓度为15×104~120×104 mL-1时,双齿许水蚤的摄食率达到较大;分别饲以同生物量的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üelleri)、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Chlorella sp.)时,饵料为角毛藻和扁藻时双齿许水蚤的摄食率达到较大;饲以同生物量的牟氏角毛藻、亚心形扁藻、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颤藻(Oscillatoria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六种藻的混合饵料时,双齿许水蚤对湛江等鞭金藻的摄食率和选食率均为最大,分别为0.0458 mg.只-1.h-1和17.1%。可见,饵料浓度、饵料种类、混合饵料对双齿许水蚤的清滤率和摄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
2008年03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8 ] - 蔡双虎;鲁义善;吴灶和;简纪常;汤菊芬;黄郁葱;
为进一步研究溶藻弧菌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SP)蛋白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将构建的pET23d-asp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分析,并优化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咪唑洗脱缓冲液浓度为100 mmol/L时,表达的可溶性ASP被大量洗脱,纯化的ASP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 000,具有蛋白活性;在诱导温度28℃、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1 mmol/L及诱导时间16 h时,表达的活性ASP蛋白最多。
2008年03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 侯刚;朱立新;卢伙胜;
利用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北部湾渔业商业捕捞底拖网和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对北部湾二长棘鲷的生长、死亡及其群体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二长棘鲷优势体长70~140 mm,占82.2%;优势体重为20~60 g,占54.29%;ARSS分析表明雌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繁殖期性比为1.21∶1;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分别为:L∞=292.8 mm,K=0.167,t0=-1.116;体重的生长拐点为5.463龄;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1.041 4、0.282 8和0.752 6,当前开发率为0.728。
2008年03期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35 ] - 刘凯;徐东坡;段金荣;张敏莹;虞锐鹏;施炜纲;
对采自长江下游江段的铜鱼(Coreius heterodom)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铜鱼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占鲜样的比例分别为:70.03%、20.54%、6.82%和1.38%;按照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和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标准,铜鱼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1.52;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3.03%和2.0%;肌肉中常、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钾(3135μg/g)和铁(5.46μg/g),锌铜比和锌铁比分别为8.85和0.65。
2008年03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38 ] - 刘书成;李德涛;欧冠强;章超桦;吉宏武;洪鹏志;郝记明;
以蛇鲻精制鱼油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乙醇皂化和硫酸酸化制备鱼油混合脂肪酸,以EPA和DHA含量为指标,探讨了尿素包合法富集鱼油中EPA和DHA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在尿脂质量比为2︰1和包合温度0℃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性包合20 h后,富集产物中EPA和DHA总含量达到了69.74%,其中EPA含量为22.05%,DHA含量为47.69%,达到了保健鱼油的生产要求。
2008年03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57 ] - 徐峰;牛生杰;张羽;于华英;
根据雷州半岛夏季雷暴的气候特征,利用布设在雷州半岛徐闻、遂溪两点的LD型闪电定位系统对雷州半岛的闪电进行观测,对雷州半岛7月份的逐日闪电总次数、正闪比、幅值均值、幅值分布、闪电波前陡度、闪电累积概率分布等观测值进行分析,得出了雷州半岛夏季闪电活动的部分规律。分析表明:雷州半岛夏季最大闪电电流峰值为-153 kA;负闪明显多于正闪,占闪电总数的71.71%;电流峰值都主要集中在10 kA~40 kA;闪电波前上升陡度相对集中在1μs~20μs,占观测总闪击的91.5%,3μs~10μs达到峰值。分析所得结论对本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2008年03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7 ] - 倪利勇;王傲冰;张莉萍;于锁清;
对带凸台的大型饼类锻件,可采用漏盘镦挤工艺进行生产。针对该工艺,利用ANSYS的APDL语言建立了镦挤过程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采用0阶优化法,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对漏盘结构参数和变形后的坯料尺寸进行了定量分析,为确定漏盘镦挤工艺参数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2008年03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3 ] - 许进;
研究了CO2改性水玻璃砂的热强度、高温强度和发气性,结果表明,随着粘结剂加入量的增加,热强度、高温强度和发气性增大;粘结剂种类不同,型砂的热强度、高温强度和发气性不同;其中,l#改性树脂改性水玻璃18#的热强度、高温强度均比普通水玻璃高,发气量则小于普通水玻璃;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普通和改性水玻璃砂在加热温度为600℃、800℃、1000℃、1200℃时的高温炉内折断断口,解释了改性水玻璃砂比普通水玻璃砂高温强度高的原因。
2008年03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王雄辉;沈玉利;林庆浩;郑甲任;吴东岳;
结合现代餐饮业自动化服务的需求,以无线Soc芯片nRF9E5和点阵型LCD模块ST7920为硬件核心,结合C++Builder软件编程环境,构建了一种基于nRF9E5芯片的无线网络自动化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数据管理软件完善、无线数据传输与控制稳定、高效等特点。可以推广应用到区域水质、土壤等环境的自动监测等领域。
2008年03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1 ]
- 邵锋;陈新军;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别分析了五岛西部日本鲐、东海西部日本鲐和澳洲鲐三群体的样本,共产生226个分子标记,其中143个为多态性标记,多态百分率达到63.3%,每条引物产生的平均标记数为7.29。五岛西部日本鲐、东海西部日本鲐和澳洲鲐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49、0.877和0.936,而群体间遗传距离依次为:五岛西部日本鲐-东海西部日本鲐(0.2357)<东海西部日本鲐-澳洲鲐(0.3030)<五岛西部日本鲐-澳洲鲐(0.3528),五岛西部日本鲐与东海西部日本鲐个体在UPGMA系统树独立聚类为两个类群,初步支持东、黄海的日本鲐存在东海西部和五岛西部的两个种群的观点。Shannon多样性指数表明,其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东海西部日本鲐、澳洲鲐、五岛西部日本鲐。
2008年03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0 ] - 黄建军;简纪常;吴灶和;丁燏;
应用PCR技术扩增16S rRNA基因和amoA(ammonia monooxygenase subunit A)的基因片段,并测定其序列,对一株源于海水养殖水体的高效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经PCR扩增得到了1 098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和491 bp的amoA基因片段,将其序列用NCBI-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后发现,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amoA基因序列分别与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 sp.NS20的相对应基因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8.4%和96.7%。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表明用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片段和amoA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与亚硝化单胞菌属类聚在一起,结合该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株氨氧化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
2008年03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 张永平;马润娣;于立坚;苏伟明;廖铭能;黄来珍;张霄瑜;于廷曦;
通过盐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疏水层析等分离纯化,同步进行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生长检测,从赤魟(Dasyatis akajei)组织获得强抗血管生成成分福安肽-03(Fuantai-03,FAT-03)的纯品(纯度>95%);使用Edman降解法测定FAT-03 N-末端氨基酸组成和序列,RACE系统技术解析FAT-03的一级结构。结果表明:FAT-03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和BALB/c裸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及肝转移,且其效果与剂量相关。FAT-03分子的一级结构即其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已被确定。
2008年0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叶庆俊;范秀萍;吴红棉;
以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粗品为主要功能成分,以β-环糊精为辅料,制成珠母贝糖胺聚糖胶囊,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胶囊中水分、总糖、糖胺聚糖(GAG)和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8.85%、85.23%、3.00%和3.60%;胶囊的装量差异与崩解时限均符合质量标准;胶囊制剂中细菌总数小于1000 g-1,大肠杆菌MPN小于30 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小于25 g-1,符合《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规定;致病菌均未检出。
2008年03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3 ] - 余坦健;简纪常;黄郁葱;简贺君;
用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评价其在水环境中对奥尼罗非鱼的影响。研究表明:苯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96 h的LC50分别为40.33、34.23、28.07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为10.06、9.14、8.48 mg/L;苯酚对奥尼罗非鱼SC及最大容许浓度MPC分别为2.807、0.281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SC为0.848 mg/L,最大容许浓度MPC为0.085 mg/L。
2008年03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