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年长;程涛;
海权是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是一种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法权;海权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一种安全权和自卫权;海权还是主权国家的发展权。随着国际海洋新秩序的确立,国际社会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海权。我国政府应维护我国的海权,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2008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2 ] - 许维安;
分析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法律制度在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海洋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2008年05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8 ] - 吴建华;李秀斌;
海洋文化行为是人类在海洋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海洋物质财产文化和精神财富文化时的动作。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海洋文化行为进行分类。并以海洋妈祖信仰和伏季休渔制度为例,剖析其后所隐含的社会学本质。不同阶层海洋文化行为的具体差异,是客观社会分层结构在相关社会领域的后果和影响的具体反映。
2008年05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8 ] - 刘福铸;
清将福康安是乾隆帝的宠臣,也是平定台湾林爽文事件的功臣。福康安因征台和渡海需要而推崇和传播妈祖信仰,不但倡建有三座妈祖庙,而且留有题匾、碑记等。一方面他想证明清廷得到了妈祖神助,另一方面也想表明清廷认同妈祖信仰,这对抚慰台湾同胞心灵和强化妈祖信众的国家认同意识都起积极作用,而在北京创建的天后宫对妈祖信仰在京城的传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8年05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9 ] - 倪浓水;
以中国古代海洋小说为考察对象,探寻其发展存在的"植物"、"万花筒"、"白天黑夜"三大模式和遥望性、寓言性、笔记性、程式性四种审美特征,认为它们是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独特的文学品质。
2008年05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1002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31 ] - 刘蕊;
海洋资源会计核算是海洋资源资本化的前提条件,以自然资源权益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海洋资源特性、产权决定以及价值评估方法等会计核算的基础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会计帐户设置、会计交易的记录与信息披露的角度阐述了海洋资源会计记录与报告的基本方法。
2008年05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唐明邦;
儒家思想为我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儒家学派本属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一个学派,自汉武帝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后,长期居于封建统治思想地位。历代明君贤相、志士仁人都奉儒学著作为经典,从中汲取安邦治国的指导准则。在封建社会里,儒家竭力宣扬爱国思想,维护国家统一;鼓励农桑,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力;严肃礼法以安定社会秩序;倡导忠孝仁义以提高思想道德;首倡私学以普及文化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为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财富。当今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之一,是要齐心协力重振国学,复兴儒学,光大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多元文化思潮激荡的今天,彰显国学十分必要,复兴饱经沧桑的儒学尤当列为重点。
2008年05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 申晔;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与局部执政时期。这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为了获取群众支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关心群众利益,让群众拥护党和政府;实行精兵简政,让群众理解党和政府;严惩贪污腐败,让群众相信党及其领导下的地方政府。
2008年05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张开城;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采取梯次性战略,即梯次性政策措施结构、梯次性社会工作教育资源结构、梯次性社会工作队伍学历结构、梯次性社会服务机构、梯次性社会工作队伍结构、梯次性社会工作人才知识结构、梯次性社会工作评价与激励结构、梯次性社会工作管理与组织结构等。
2008年05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6 ]
- 唐程燕;张学松;
从晚唐时期佛教发展状况以及对晚唐士子影响的视角,分析了《锦瑟》一诗体现诗人不彻底的佛学思想与人生回忆交融的思想主旨,并将同为修佛中人但思想境界却极为不同的王维与李商隐作比较,突出李商隐"情禅"的特点。
2008年05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王晓莉;
以康熙三年(1664年,朱彝尊入曹溶门下为幕僚)和康熙十八年(1678年,朱彝尊入朝应"博学鸿词"科考试)为界,将朱彝尊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朱彝尊是在曹溶的引导下开始填词的,他从爱情词入手,作品集为《眉匠词》。受当时词坛风气的影响,他路子较杂,小令大抵学《花间集》,长调则兼学周、柳、秦、黄。中期,朱彝尊的主要词集是《江湖载酒集》,词作多寄托,体现了他在审美风格上崇尚醇雅、在源流上宗法南宋、在具体取法对象上推尊姜夔和张炎的创作主张;后期,朱彝尊醉心咏物词,主要作品集《茶烟阁体物集》是唱和宋末词集《乐府补题》而成,其中词作无所不咏,开创咏物词新风尚,而此时朱氏已认为词应"歌咏太平"。
2008年05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叶澜涛;
《白鹿原》中的人物身份具有多维性,这种多维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具有多重政党身份和民间身份。多重身份的出现模糊了人物的阶级属性,这在白嘉轩与鹿子霖,白孝文与黑娃等人物身上体现较为明显。而真正决定人物身份先进性的标准变成了民间伦理道德,这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独立思考。
2008年05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徐新辉;
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同荣的美好理想,是弗罗斯特诗歌中重要的母题之一。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弗罗斯特名诗《一堆木柴》进行细致分析,揭示了这堆木柴是一个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态体系,既是生态失衡、断裂的象征,又是生态再生、和谐的缩影。
2008年05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1 ] - 张蔚虹;
《歧路灯》与《红楼梦》《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18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北方官话的河南话、北京话和江淮话。通过对这些语料中的"把"字句的分布情况及其结构类型进行描写和比较,能发现用于表处置的"把"字句不但在《歧路灯》里占绝对优势,在整个北方官话中也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将"字句已经或即将从当时口语中退出,只是由于方言的不同,使得"把"和"将"在各方言中的语法功能稍有区别。
2008年05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3 ] - 姚琴;
以长篇散文为例,运用词汇衔接理论对其进行词汇衔接分析,查找并探寻文章主题思想,试以证明将词汇衔接理论直接运用于长篇阅读教学的实践可行性。
2008年05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