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南沙群岛的双壳纲贝类

    蔡英亚,刘桂茂

    报道了中国南沙群岛的双壳纲贝类 14 1种 ,分隶于 5亚纲 8目 36科 77属。从种类的组成中 ,帘蛤科有 18种 ,蚶科 15种 ,扇贝科 11种 ,鸟蛤科 10种 ,锉蛤科 8种 ,贻贝科、海菊蛤科和樱蛤科各 7种 ,砗磲科 6种 ,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在 5种以内。按种的性质而论 ,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联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 ,区系性质为印度—西太平洋区的印尼—马来亚区。

    2004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1 ]
  • 企鹅珍珠贝同工酶表达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王梅芳,师尚丽,刘永,黄琳琳,姚振峰,余祥勇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 ,对企鹅珍珠贝鳃组织的酯酶 (EST)、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G6PD)、乳酸脱氢酶 (LDH)、苹果酸脱氢酶 (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5种同工酶进行了检测 ,并对酶谱特征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酶谱表型显示企鹅珍珠贝的同工酶呈现多态现象 ,同工酶表达上的多态性表明企鹅珍珠贝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004年01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1 ]
  • 双棘黄姑鱼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林向阳

    研究了 2 0 0 2~ 2 0 0 3年双棘黄姑鱼 (Nibeadiacanthus)的人工繁殖、育苗过程。成熟亲鱼注射LRH A +HCG就可产卵 ,产卵率 55.6 %~ 83.3% ,受精率 71.0 %~ 87.1% ,孵化率 77.9%~89.3%。苗种培育期间加强水质管理、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和病害防治工作 ,在水温 2 4 .5~ 2 9℃、盐度 2 6~ 32条件下 ,仔、稚、幼鱼生长迅速。

    2004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7 ]
  • 青鳞鱼肌肉蛋白质风味酶水解条件与水解产物研究(英文)

    邓尚贵,杨萍,杨志娟,吴育廉

    对青鳞鱼肌肉蛋白质风味酶的水解条件及产物进行了详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在 2h内 ,风味酶对肌肉蛋白质的最适宜条件为酶浓度 180× 10 3 IU/ g、4 5℃、pH7.0及底物浓度 3.3% ;产物分析提示风味酶对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及酪氨酸结合的肽键具有最高的特异性 ,它还具有形成新的肽键的能力 ;在 10~ 180min内任一时刻的水解产物经过离心 ,0 .4 5μm -和 0 .2 2 μm过滤而得到的水解物的分子大小没有明显的差异 ,同时 10~ 180min内任一时刻的离心水解产物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青鳞鱼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2004年01期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4 ]
  • 南海北部大陆架短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估计

    孙典荣,邱永松

    根据 2 0世纪 90年代及 6 0年代的生物学资料 ,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短尾大眼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L∞ =31.5cm ,K =0 .6 0 ,t0 =- 0 .4 4;体重的生长拐点为 1.39龄 ;瞬时总死亡率 (Z)、瞬时自然死亡率 (M )和瞬时捕捞死亡率 (F)分别为2 94 ,1 0 7和 1 87。当前开发率为 0 6 4,处于资源过度利用状态。

    2004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48 ]
  • 南海北部竹筴鱼的生长、死亡及合理利用

    陈国宝,邱永松

    根据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大规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中 8个航次 4个季节的竹鱼 (Trachurusjaponicus)生物学测定资料 ,运用FAO开发的最新体长频率数据分析软件FiSATⅡ对竹鱼的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 ,并进一步应用Beverton Holt模式对南海北部竹鱼的最新资源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 1)竹鱼的叉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 :W =2 2 82 8× 10 -5L2 91 54 。 ( 2 )其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 :渐近叉长L∞ =31 2 (cm ) ,渐近体重W∞ =4 2 6 5(g) ,生长系数K =0 4 2 ,t0 =- 0 376。 ( 3)总死亡系数Z =2 15,自然死亡系数M =0 91,捕捞死亡系数F =1 2 4 ,开发率E =0 58。在估算结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南海北部竹鱼的最佳可捕规格为叉长 14 8cm。

    2004年01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17 ]
  • 节水型斑节对虾养殖池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甘居利,林钦,李卓佳,贾晓平,黄洪辉杨美兰,王增焕,蔡文贵,吕晓瑜

    用质量指数法评价节水型斑节对虾养殖池的环境质量。将对照池海水平均质量指数与微生物调控的试验池比较 ,硫化物、DO、磷酸盐、COD分别高 71%、4 3%、2 4 %、8.3% ,但非离子氨、无机氮分别低 2 2 9%、12 2 %。综合来看 ,试验池的水质优于对照池 ,对照池水质有轻微污染 ,污染因子是磷酸盐、COD、BOD ;底质环境未受有机物和硫化物的污染 ,对照池有机物含量高于试验池 ,对照池硫化物含量低于试验池。

    2004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0 ]
  •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及其反硝化活性

    周国勤,陈兵,吴伟

    为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 ,研究了一株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tutzeri)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 ,假单胞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生长 ,其在有机碳源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无机氮源 (如氯化铵和硝酸钾 )进行生长和繁殖 ,并且与氮源的浓度呈正相关。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 pH为 7.0~ 8.0 ,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35℃ ,生长条件与一般的细菌相似。假单胞菌可对水体中的硝态氮通过反硝化来实现生物脱氮 ,这种反硝化的活性与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呈负相关。研究显示 ,运用假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实现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是控制养殖水体氮素污染的一条良好途径。

    2004年01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38 ]
  • 养殖场苗池温度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苏财茂,关彪,韩荣德,李日福,陈益瑞

    通过对苗池和锅炉温度检测与控制单元、模拟信号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等硬件监控系统的研制 ,并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与数据采集单元的接口、苗池与锅炉温度动态显示和采集数据处理等软件模块进行开发 ,实现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测量技术在养殖场的成功应用。

    2004年01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阳极焙烧炉的燃烧计算与分析

    姚成军,徐明厚

    采用计算燃烧学的原理和模型以及CFD软件对以重油作为燃料的阳极焙烧炉炉内的流动、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讨论了炉内温度场、流场和各组分浓度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碳阳极焙烧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设计阳极焙烧炉结构时应考虑火道中挡板对气流分布的影响。

    2004年01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2 ]
  • 基于数据仓库的气象统计数据处理模型研究

    杨亚菁

    提出了建立气象台的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的观点 ,设计并实现了将气象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转化为干净的数据仓库数据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OLAP)多维数据模型 ,为用户基于数据仓库进行OLAP分析与进行气象统计分析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2004年0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土壤含水量对桉树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李林锋

    以尾叶桉U 6无性系为研究材料 ,盆栽于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 10 0 % (Ⅰ )、80 % (Ⅱ ,CK)、6 0 % (Ⅲ )和 4 0 % (Ⅳ )条件下 30d ,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桉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桉树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与对照组相比 ,6 0 %和 4 0 %土壤含水量下桉树幼苗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和侧根数分别减少37 8%、33.6 %、52 .1%、6 8 9%、4 4.0 %、37.5%和 4 4.4 %、4 0 .4 %、6 0 .8%、77.5%、51.6 %、4 8.9% ;总生物量、根、茎、叶生物量分别减少 53.5%、2 2 .4 %、57.9%、6 2 .0 %和 6 3.9%、2 6 .2 %、59.7%、78.9%。 10 0 %土壤含水量下上述各项指标值均有所增加 ,说明桉树幼苗仍有一定增长潜力 ,然其水分利用效率不高 ,生产上不实用。水分亏缺使桉树幼苗倾向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根系生长 ,增大根 /茎比 ,降低其利用价值.

    2004年01期 68-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2 ]
  • 氯化钾对西施舌眼点幼虫变态的诱导效果

    陈素文,吴进锋,陈利雄

    2004年0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1 ]
  • 甘蔗施用硅酸钾镁肥肥效试验

    郑超,李燕,谭中文

    2004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牡蛎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薛明,杜晓东

    2004年01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