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新,丁镇芬
中空蜈蚣藻(Grateloupiaporracea(Mert.)W.X.LietZ.F.Ding)在幼苗期(0.2cm)已中空,成体的主枝与分枝亦中空。皮层细胞叉状排列或稍背斜形;生枝枝丛(ampullae)只有一条主枝或1分枝;果胞枝由1~3个细胞组成,有的果胞亦产生由1~4个细胞组成的侧枝。其特征与蜈蚣藻属(GrateloupiaC.Ag)不同。建议将其从蜈蚣藻属中移出另成立一个新属管形藻属SinotubimorphaW.X.LietZ.F.Dinggen,nov.该属模式种为管形藻S,porracea(Mert.)W.X.LietZ.F.Dingcomb.nov,采于青岛1984年。
1998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9 ] - 杜晓东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daediversicoloraquatilis)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结果表明细胞可分为4大类,即普通柱状表皮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感觉细胞。它们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与外套膜的功能分化密切相关。
1998年03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1 ] - 叶富良,陈刚
研究了中华鲟、达氏鳇、施氏鲟、青鱼、草鱼、鲢、鳙、鲤、赤眼鳟、大眼鳜、鳜、黄尾密鲴、银鲴、花、、团头鲂、尖头塘鳢、鲫等19种淡水鱼类的生态参数(L∞、W∞、K、Tm、Tmax、M、PF)和生活史类型。3种鲟鱼类属k-选择,青鱼、草鱼、鲢、鳙偏向r-选择,其它12种鱼类属r-选择。种群繁殖力PF的数值大体上可反映出某种鱼类的生活史类型,运用Beverton-Holt平衡产量模式估算表明,只有合理控制捕捞强度和起捕年龄,既能保护资源,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8年03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48 ] - 杨丰华,程树军,魏社林,薛成,刘忠华
用静水式试验方法评价和比较了两种钻井泥浆的水可溶部份对斑节对虾仔虾、罗氏沼虾仔虾、虾虎鱼和剑尾鱼等4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泥浆水溶性成分对班节对虾仔虾、罗氏沼虾仔虾、虾虎鱼和剑尾鱼的半数致死浓度均明显大于10000mg/L(1%),但斑节对虾仔虾对泥浆水可溶性成份的敏感性高于其余3种动物,适于钻井泥浆毒性试验。可以认为在试验条件下两种泥浆是无急性毒性的物质,但由于泥浆组成的复杂性,综合评价泥浆对水环境的影响时,需探讨其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1998年03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39 ] - 刘志刚,黄海立,周银环
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过程中幼虫经常发生一种严重的病害。发病幼虫症状如下:消化盲囊颜色由正常的均匀的黄绿色变成不均匀的茶褐色或无色;胃中的食物长时间不能消化并变成茶褐色;幼虫趋光性差,活力弱,不能集群,不久即大量下沉死亡。对发病幼虫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和纯化,得到3株纯化的菌株,对“D”型幼虫的人工感染试验证实:9401和9402两株菌株是致病菌,通过对细菌进行群体及个体形态观察、生化实验,鉴定9401和9402两株菌株均属假单胞菌(Pseudomonas)。对这2株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药物预防试验,结果表明,2株菌株对氯霉素、痢特灵、氟哌酸敏感,2×10-6氯霉素可达到预防的目的。
1998年03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5 ] - 庄承纪,刘劲科,杨清友,李强
探讨壳多糖(chitosan)对虾苗的生长和抗菌防病的作用。用玻璃缸培育罗氏沼虾和斑节对虾苗,在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多糖,人为感染气单胞菌或弧菌,观测虾苗的生长和抗病情况。结果表明:(1)在培养水体中加入壳多糖(50×10-6)能净化水质,防止水质恶化,因而可进行不换水育苗;(2)壳多糖(25×10-6~100×10-6)可抑制气单胞菌和弧菌的生长繁殖,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虾苗的成活率;(3)适宜浓度25×10-6~50×10-6)的壳多糖对虾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1998年03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307 ] - 张庆,李卓佳,陈康德,林浩然
通过腹腔注射药物、尾静脉取血、放射免疫测定激素含量等方法研究L-多巴等几种药物对草鱼鱼种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发现腹腔注射L-多巴、阿朴吗啡可以显著提高草鱼鱼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而腹腔注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6-羟多巴则可明显降低草鱼鱼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说明儿茶酚胺类参与了草鱼鱼种生长激素的分泌调节,L-多巴或其代谢物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草鱼鱼种生长激素分泌的,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则是在脑垂体水平上抑制草鱼鱼种生长激素的分泌。
1998年0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3 ] - 郑石轩
为了适应斑节对虾高密度养殖业迅猛发展的需要,研制了粤海牌斑节对虾饲料。该饲料配方合理,工艺先进,不加粘结剂,能达到水中稳定性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饵料系数1.39~2.18,饲养79~126d,产量6870~9240kg/hm2,收虾规格54~72尾/kg;饲养的斑节对虾肌肉饱满,活力强。
1998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于延曦,于立坚,马润娣
探索肿瘤生长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雌激素及其拮抗剂他莫昔芬对可移植性小鼠肉瘤180生长的影响;采用同位素方法,证实了完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3H-雌二醇的特异性细胞内结合。肯定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是一种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雌性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比雄性小鼠低是因为雌性激素激活了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巨噬细胞的缘故。
1998年03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徐泽智,刘晓华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石斑鱼冻结后的组织变化情况,研究现行吹风冻结工艺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冻结时间10h的石斑鱼组织结构中出现肌原纤维以及蛋白质受到破坏的现象,从而使其风味、营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提高现行的吹风冻结速度。
1998年03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3 ] - 吴英才
研制探测鱼鲜度的传感元件。用含铟(In)杂质的TiO2材料作溅射靶,采用氩离子束镀膜机在硅片上镀膜,用常规蒸铝技术和光刻技术制成MIS结构。结果表明:在1MHz的测试频率下,当三甲胺浓度从0变化到0.1%时电容发生了250%的变化。在3V的偏压下,电流改变了450%。直接用鲜鱼测试时,在25h内该结构的电容和电流的响应很敏感,且接近线性关系。
1998年03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凌大炯
为探讨青优湛2植株营养规律及其与产量的构成关系,对不同氮肥施用量(配合施磷钾肥)的植株营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素能使青优湛2极显著地增产;不同施氮量的植株氮、磷、钾以及不同生育期的植株氮、磷钾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植株氮出现高峰值的时期随施氮数量而异;氮磷钾配合施用的植株磷含量呈向上的波浪形规律、植株钾含量呈倒“N”形规律;分化三期植株氮、始穗期的植株磷和植株钾是影响产量的最重要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高氮、低磷、控钾”的前提下,氮、磷、钾分别采用不同的施肥原则。
1998年03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郑超,李燕,黄燕
对湛江地区辣椒地土壤取样,测定了容重p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辣椒地土壤肥力比甘蔗地土壤有明显改善,且随年限延长呈提高的趋势;与甘蔗地土壤比较,辣椒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呈降低趋势。
1998年03期 63-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何春林,陈彪,吴元奇
测定了8个不同耐盐性的甘蔗品种在正常和盐胁迫下的一些形态、生理指标的损伤率,并用因子分析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甘蔗苗期的耐盐性指标可以划分为反映甘蔗受盐害时物质形态伤害程度的植株形态指标和反映植株受害时生理和物质代谢活动变化的生理指标两大类型,其中植株形态指标是评价甘蔗苗期耐盐性的主要指标。并用这两类综合指标对参试品种苗期耐盐性大小进行了排序。
1998年03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4 ] - 吴俊生,林伟,陈德智,彭明祥,邹文杰
为了探讨芒果丰产技术,消除生产中的大小年现象,通过使用合理修剪、施肥和病虫防治,隔年施一次15%多效唑(PP333)15~30g/株,于10月份土施并保湿2周,摘除2月上旬前抽出的花芽,使花期推迟至3月中旬以后等技术,试验的4.4km2果园连续4年丰收,平均年产29169.5kg/km2。
1998年03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王小平,蔡文贵1998年03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4 ]
- 赵永泉,林肖玲1998年03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