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诗勇;
目前关于中国古代产业对科学发展影响的主要理论,未把社会学分析与认识论哲学分析结合起来,因此在各产业对科学的作用地位、机制方面,这些理论均存认识不全面、不准确、不彻底的缺陷。从科学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入手,以这种机制为导向考察科学与产业的关系,进而以这种关系为线索追溯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根本产业特征。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同中国古代工商业的性质是相关的:中国古代工商业总体上属于特殊的垄断类型,这种类型导致技术革新动力不足,从而缺乏对科学的兴趣和支持。
2009年02期 v.2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唐楚生;李小英;彭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政府责任到位并完善制度设计。只有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培养农村需要的医护人员,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才能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
2009年02期 v.29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6 ] - 王锐;
农村税费改革,在调整国家与农民经济关系的同时,也为乡村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变量:乡镇政府职能由"管治"转向"服务";乡村财政收入减少,基层政府运转困难增加;政府权威降低,"一事一议"问题难以推行,公益事业发展缓慢。因此,税费改革后乡村关系呈现出乡对村的行政控制减弱,乡村关系趋于松散,乡村干部由原来的显性利益共同体转为隐性等新的特点。
2009年02期 v.29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 余维法;
汶川抗震救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大弘扬;是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大展示;弘扬汶川抗震救灾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必胜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心系群众,患难与共。
2009年02期 v.2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 肖灿夫;李江涛;张昌霖;
运用Moran’s I指数检验了我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人均GDP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而传统的趋同检验方法未能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的影响。选用能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省际条件β-趋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间存在条件β-趋同,趋同速度大约为2.05%,高于传统趋同经验研究得到的2%趋同速度。
2009年02期 v.29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张艾妮;
经济全球化使得在投资领域制订多边投资协议势在必行。无论是从国际投资领域面临的新形势,还是考虑到自身利益和国策看,中国都应把握主动,积极促成多边投资协议谈判。
2009年02期 v.2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宁凌;
以湛江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选取经济货币化程度、经济金融化程度以及保险市场发育程度三个指标来衡量湛江市金融市场的状况,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湛江市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依据计量分析的结果,对如何促进湛江市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009年02期 v.29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4 ] - 闫玉科;
湛江具有独特的区位、自然资源和政策优势,但湛江经济发展与广东省其他城市及同批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却日趋落后。在剖析湛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湛江各级政府应准确定位,彻底转变职能;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战略产业;加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力度,提升湛江名牌、特色产品国际竞争力等实现湛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2009年02期 v.29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2 ]
- 王士祥;
"以题为韵"和"以题中字为韵"是试赋中的两种限韵类型,二者具有相通性。在以整题为韵类中,作者首先要将题目"字字叶之",同时还可以旁涉其他韵部。与其他试赋韵类相比,"以题为韵"和"以题中字为韵"介于宽严之间,但在注解题目方面,"以题为韵"和"以题中字为韵"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2009年02期 v.29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王小岩;
明代传奇作家张凤翼的《红拂记》与《灌园记》在晚明非常流行,但因其对题材和作品结构处理不当,导致情节芜漫。冯梦龙重编了二剧,更名为《女丈夫》《新灌园》,不仅删去芜漫的情节,且突出了礼教思想。
2009年02期 v.2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5 ] - 曾丽洁;
鲁迅、赵树理和高晓声都是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然而三大作家的创作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深入文本,结合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人生经历探究三大作家创作特质及其创作风格的形成,可以让我们更明确地看到时代大环境和个体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009年02期 v.2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054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李海燕;
臧棣很注重诗歌语言,他把寻找语言的可能性当作诗歌成立的基本主旨。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大量使用叙事、戏剧化、修辞等技艺编织语言,成就诗篇。在臧棣诗歌有意味的形式之下,让人体会到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批判。《木匠活》一诗鲜明体现了臧棣的诗歌特色。此诗采用叙事、反讽、戏剧化、比喻、对比等手段描写了虚伪丑陋的现代夫妻生活,揭示出现代人情感、婚姻乃至人生的虚假性。
2009年02期 v.2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叶澜涛;
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在面对日益现代化的都市时,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用乡土眼光来打量城市,进而质疑城市的价值;一种是感受到现代都市对人的压抑,提出人的变异性问题。这两种态度反映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认识方式之一维。
2009年02期 v.2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徐颖颖;
传统的人物传记是基于历史的真实而展开的,但戏仿是带有后现代文学色彩的人物传记一大特点,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对历史真实进行了独特的艺术处理,其包括悖论式的矛盾、权威的消亡与重建、表现手法的拼凑和真实与虚构的杂糅等四种方面,从而挖掘后现代人物传记的魅力所在。
2009年02期 v.2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3 ] - 赵丹丹;
朗吉努斯的《论崇高》主要是对五种崇高风格的讨论,在修辞学和美学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从朗吉努斯崇高理论出发,论证了其崇高风格蕴含的辨证思想,即整个文章把握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践的决定性和正确意识的积极作用,最后由文学理论上升到人类灵魂的崇高境界,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蜕变。
2009年02期 v.29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1254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张雪敏;
音乐欣赏是人们对音乐本身产生认识、发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在音乐欣赏中,人们必须学会倾听音乐、体验音乐情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懂得音乐欣赏技巧,才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并提升音乐艺术的审美情趣。
2009年02期 v.29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邓朝晖;凌长明;
教育要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目的,研究生培养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因此,从职业发展需要出发,树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理念,从知识体系、实践环节、论文类型等方面重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转变研究生导师职能,是使我国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必备条件。
2009年02期 v.29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0 ] - 申玉春;陈刚;朱春华;汤保贵;操玉涛;
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和要求,从我校鱼类增养殖学课程建设实际出发,以强化实践、培养高素质"三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9年02期 v.2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8 ] - 姚国军;张学松;
新世纪以来,文学院的本科各专业需要传承和发展。无论是中文系,还是新闻系的专业,都应该培养具有"作家型的流畅文笔"和"学者般的丰富知识"的高质量专门人才。自2005年起,中文系实施"6613"教学改革计划;新闻系实施"2613"教学改革计划。实施四年来,文学院的学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充分证明"6613"与"2613"教学改革确实起到了"功在当下,利在将来"的作用。
2009年02期 v.29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陈文杰;丁元林;
当前高校在本科外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新时期高校本科外语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定向,并对现行的教育模式、教学管理监督机制等进行系统化构建,创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9年02期 v.2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8 ] - 张雪莲;夏春华;
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有利于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欣赏力并提高读者的道德修养,从建筑和环境等方面加强图书馆绿色环境建设是创建现代化图书馆新思路。
2009年02期 v.2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