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产池塘白鲢鱼苗鱼种生长的研究

    冯晓宇;童合一;谭玉钧;

    本文对高产养鱼池塘中白鲢鱼苗鱼种阶段的生长特性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表明:1、白鲢鱼苗鱼种阶段的生长过程中,全长和时间的关系均呈直线相关(L=a+bt)。鱼种全长以7-8两月生长最快。日增长率、瞬时增长率以鱼苗阶段居高,鱼种阶段次之。2、白鲢鱼苗阶段体重和时间呈指数相关(W=ae~(bt)),体重生长之速度(dw/dt)和加速度(d~2w/dt~2)与时间成正比。3、鱼种阶段体重与时间呈“S”形曲线相关(W=K/1+ae~(-bt)),体重的生长则以7~9月间最快。生长曲线拐点在t=-1n(1/a)/b;W=k/2。体重生长之速度和加速度分别呈“正态”和“正弦”曲线形。日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和相对增重率亦以鱼苗阶段较大,鱼种阶段次之。

    1989年Z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拟肾上腺素药物对不同鱼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江兴权;

    本文仿照straub离体蛙心灌流法,用浓度为10~(-6)M至10~(-3)M的拟腎上腺素药物0.05-0.25m1注入1.5m1灌流液中,观察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和甲氧胺对黄鳝、乌鳢、尼罗罗非鱼、胡子鲶和埃及胡子鲶离体心脏的影响作比较,并进行心肌受体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拟腎上腺素药物对不同种类鱼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不同,不同种类的鱼心肌腎上腺素受体也不同。这与鱼类种属不同有关。而拟腎上腺素药物对胡子鲶和埃及胡子鲶离体心脏的影响相同:異丙腎上腺素的兴奋作用为β-受体阻断剂所抑制;甲氧胺的抑制作用为α-受体阻断剂所阻断。表明其心肌存在着β-受体和α-受体,但以β-受体的作用较明显。提示这两种同属異种鱼的心脏调节机制相同。

    1989年Z1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0 ]
  • 斑鳢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郭素敏;林振滨;罗明庆;

    本文对斑鳢皮肤的细微结构进行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斑鳢的皮肤由表皮、基膜、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主要由复层的被覆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电镜显示,上皮细胞彼此用指状突起和桥粒相联接。粘液细胞的内含物有三种不同形态,它们是处在不同功能时期的不同形态表现。真皮由稀疏层和致密层构成,其中细胞种类较多,结构复杂。真皮借基膜与表皮相联。电镜显示,基膜含有微丝状结构。皮下组织主要含胶原纤維,在与肌肉交界处,纤維向肌束间延伸。

    1989年Z1期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3 ]
  •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胃酸的PH值,周日变化及其在消化兰藻中的作用

    吉滨河;周路;曾纪财;

    通过测定喂食水华微囊藻的尼罗罗非鱼胃PH值、不同颜色粪便的叶綠素/脱镁叶綠素比例,发现尼罗罗非鱼具有一个与摄食相关的胃酸分泌周期。摄食旺期胃平均PH值为1.47,最低值为0.8。停食后PH值升高,最大值为6.0。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处理水华微囊藻和对不同颜色粪便的营养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的胃酸(PH<2)溶解了水华微囊藻细胞壁,为肠消化酶对细胞内含物进行消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1989年Z1期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1 ]
  • 湖泊营养分类的初步研究

    王东;

    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和方法,把正常湖泊分为五种营养类型,选用总氮、总磷、硅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五个参数评介湖泊营养化程度。对湖泊营养类型分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1989年Z1期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8 ]
  • 湛江地区沿海游泳虾类调查报告

    冯玉爱;张珍兰;

    本文整理了真虾类标本共21种,隶属6科9属,其中有的种类是虾捕捞业中常见的种类,有一定的产量;有的种类是虾养殖中的敌害。

    1989年Z1期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9 ]
  • 广东西部沿海的贝类

    蔡英亚;刘桂茂;

    本文报导广东西部沿海的贝类547种,隶属275属107科,并对主要经济贝类的地理分布、生态类型、经济意义、已养和可发展养殖的贝类等,作了介绍。

    1989年Z1期 57-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38 ]
  • 马氏珠母贝早春育苗,缩短母贝养成期试验

    陈兆和;周庆堂;何水养;王忠;

    在室内人工飼养马氏珠母贝亲贝,进行早春育苗。比常规生产育苗提前二个月。生长快,贝体健壮,经养殖18个月长至壳高7.1厘米,体重52克。60%以上达施术贝标准,相当于常规生产贝苗26个月的生长水平。相对地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1989年Z1期 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6 ]
  • 细基江篱喷霧裁培试验

    刘思俭;曾淑芳;揭振英;刘莉;

    本文探讨了用噴雾栽培细基江篱的新方法。试验表明:此法能有效地避开自然海区对细江篱的生物敌害,促进藻体生长,比自然海区可增产,而且藻体清洁干净,收获方便。

    1989年Z1期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细基江篱繁枝变种在不同水层中的栽培试验

    刘思俭;揭振英;黄天文;邹东嬰;吴镜河;

    本文报道了为改变我国华南沿海目前在半咸淡水塘中进行地播式裁培细基江篱繁枝变种单产低的状况而进行的不同水层夹苗栽培和施肥增产试验,证明了越靠近水面江篱藻体生长越快,越接近底部藻钵生长越差,提出如果在水塘中单纯裁培江篱则水塘深度应保持20~30厘米,如果水深超过1米以上,则应采用浮筏式夹苗栽培,并在水中混养鱼虾等。浸泡施肥试验证明,在短短的40天裁培过程施肥藻体比不施肥藻体增产23%,说明了施肥的重要性。

    1989年Z1期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在栽培细基江篱繁枝变种的水塘中用百草枯清除浒苔试验

    刘思俭;揭振英;黄天文;邹东嬰;吴镜河;

    利用半咸淡水塘栽培细基江繁枝变种,已成为海水养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遇到最难处理的问題是故害藻类的緣藻类浒苔大量繁殖,严重地影响了江篱的生产。为了清除浒苔,文章作者在海南省海口市附近的水塘中进行了用百草枯清除浒苔的试验。结果证明在放干水的塘底直接用3‰-6‰的百草枯溶液噴撤在江篱和浒苔藻体上,一小时后,再放进海水,则浒苔全部死亡,而江篱仍然很茂盛地生长。

    1989年Z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植物生长刺激素对细基江篱生长的影响

    刘思俭;曾淑芳;揭振英;陶勇杰;

    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2.4-二氯苯氧乙酸、β-吲哚乙酸、丰产素、α-奈乙酸、三十烷醇和秋水仙素处理了细基江篱3小时,然后在浮箋上进行人工栽培,井和未处理的藻体进行比较。结果比对照组有了不同程度的增产,由12.1%到83.6%的并找出了各种药物处理江篱的较佳浓度。为今后在江篱生产的应用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989年Z1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0 ]
  • 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a生殖器官的研究

    李伟新;丁镇芬;陈少凡;朱华贤;

    本种为我国南方常见一种经济红藻。藻体直立,叶片窄带状,单条或叉状,全缘或有小育枝,体下部淅细成柄状。藻体不中空。我们发现它在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也出现三个新特徵:1、少数果胞枝与助细胞可在同一的生殖枝丛中形成,2、少数果胞枝枝丛中可出现2个果胞枝;3、少数助细胞枝丛中可出现2个助细胞。

    1989年Z1期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7 ]
  • 海南省三亚海藻资源调查

    朱华贤;李伟新;丁镇芬;

    通过对海南島三亚海藻的分布和种类进行深入调查,采集和整理了标本123号,计35属53种,并分析了三亚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对海藻的生长与分布的关系,为三亚海藻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989年Z1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3 ]
  • 用奇异函数解两种等截面、等跨连续梁

    廖凯德;

    本文应用奇异函数求解有均布载荷作用或有集中力作用于跨中的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得到通解矩阵方程,计算过程远较传统方法简捷,尤其在格式上便于进行电算。

    1989年Z1期 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的分析

    陈鸿浩;

    本文讨论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的意义,对当前国内外正在研讨的第二定律效率的定义问題提出一些看法,闡明关于第二定律效率的基本观点;最后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为有效地利用能源首先应该采取的关鍵措施。

    1989年Z1期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浅析干涉与衍射的差异

    黄书辉;

    本文从光的传播是否遵守几何光学定律,以及解两者问题的数学工具不同、条纹分布不同等特点来分析干涉与衍射的差异。

    1989年Z1期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六个顺序脉冲发生器的设计——顺序脉冲宽度是时钟脉冲周期的四倍

    何震;

    本文是关于采用三个TTL D触发器和六个译码器来组成扭形计数器的设计。但是在讨论扭环形计数器之前,要用2个TTL D触发器来组成一个异步计数器,这样处理可以避免在译码时产生的竞争冒险。

    1989年Z1期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LC元件参数的数字测量方法与设计

    邓秀辉;

    本文着重说明如何将LC元件的諸参数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以适应数字測量的要求。本文采用的方法与设计,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1989年Z1期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利用时序图设计异步计数器的一种方法

    陈鳥常;

    本文利用时序图设计异步计数器的方法,对选擇合适的时钟脉冲和直接获得最简化的卡诺图,是最简便的

    1989年Z1期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电子计算机在饲料研究上的应用——饲料蛋白质消化率的逐步回归分析

    林北堃;蔡鷹;

    本文使用电子计算机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逐步回归分析,研完了飼料中水分、粗纤維、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及蛋白质含量对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其影响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蛋白质、粗纤維、水分及脂肪含量,而无氮浸出物的影响不显著。

    1989年Z1期 158-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内存当磁盘——LASER310上实现程序链接

    李华祥;

    本文设计了一个程序,将待传递的数据POKE入受保护的内存单元,使LA5ER 310电子计算机仅借助于录音机就可以实现程序链接,从而使不具备磁盘机的LASER 310运行大程序成为现实。

    1989年Z1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计算机多元统计在渔船主要参数分析中的应用

    李华祥;揣华建;

    本文用多元统计方法在计算机上对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36种漁船作了对应分析和动态聚类分析。其中9个指标为CB、Cp、Cw、L/B、L/D、B/D、B/T、VF/LBD和P/△。漁船被聚成三类。其中参数P/△、VF/LBD对聚类起最大作用。

    1989年Z1期 17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用模式识别方法判别氧化物的溶解性

    崔卫国;李华祥;

    本文用一种叫作两组判别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对无机氧化物的溶解性进行归类判别。其中用了密度、电负性、荷徑比、原子半徑、电离势、电子构型和主副族等7个指标,45个样本。除2个样本外,其余43个正确归类。

    1989年Z1期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模糊集合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Ⅳ——百里酚酞-茜素黄R混合指示剂的研究

    胡颜;李华样;

    本文应用模糊集合理论和计算机研究百里酚酞-茜素黄R混合指示剂的变色现象。发现其变色存在滞后现象。讨论了产生滯后现象的原因。

    1989年Z1期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7 ]
  • 茜素黄R变色现象的研究

    胡颜;

    本文通过实验证实,酸碱指示剂茜素黄R只有一个变色区间,即:黄色<10.0~12.1<红色,糾正了目前普遍刊载在国内化学手册及教科书中的混乱数据。它们认为茜素黄R有两个变色区间,即:红色<1.9~3.3<黄色,及:黄色<10.0~12.1<紫色。

    1989年Z1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湛江水产学院工资发放系统软件的方法和技巧

    陈雪莲;

    本文叙述用APPLEII微机在中文状态下对700多人的单位进行工资发放的方法和軟件的编程技巧。

    1989年Z1期 18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