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砸烂“四人帮”

    赵杰;

    <正> 滚滚阴风浪,鬼蜮叫声狂。无忌瘟神出洞,白骨女称王。祸国殃民害党,魔爪舞血口张,欲吞红太阳。奋起千钧棒,砸烂“四人帮”。人心快,精神振,斗志昂。二月春雷早雨,万物发新光。到处莺歌

    1976年0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满江红剥江青画皮

    耿平;

    <正> 小小爬虫,卅年代舞台精灵。她就是,战略特务,明星蓝苹。蒋该死五十狗寿,请她去赴宴祝庆。正抗日投机到延安,伪革命。多少年,隐真身,时运转,显原形。梦想当“则天”,宫庭政变。怒气冲霄斩妖魔,千刀万剐白骨精。人心大快除“四害”,多高兴。

    1976年0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浪淘沙彻底粉碎“四人帮”

    刘思俭;

    <正> ~~

    1976年0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满江红砸碎“四人帮”

    曾保兴;

    <正> 漫漫碧空,有几片乌云飘行。卷阴风,孤残横凶,碰壁凄声。螃蟹洞中夸天下,蚯蚓翻浪何得逞。八亿神州风雷激荡,把敌惩。

    1976年0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广东鲮鱼鱼种的粘孢子虫病

    <正> 一九七五年上半年,我们在顺德县水产试验场开门办学期间,附近几个生产队都发生了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Cur.& val.)]鱼种的粘孢子虫病。初步了解,这种病在广东还是比较流行的,除顺德县外,其他佛山、南海县等养鱼地区也有这病的流行。文献上1959年谢杏人等曾报导过鲮鱼鱼苗的流行病——“埋坎病”,她们叙述了该病的征状、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意见。由于目前对这种病了解得还不多,同时也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本着急贫下中农之所急,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精神,对它作了观察,同时进行了室内外的防治试验。现仅把有关方面内容作一简单报导,以供生产、研究单位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1976年02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家鱼人工繁殖中的近亲交配与子代性状变异问题的初步研究

    李长春;

    <正> 一、前言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鲢、鳙、鲭、草鱼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仍然存

    1976年0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两种脱粘剂脱粘孵化效果的比较

    罗俊烈;

    <正> 在淡水鱼类的人工繁殖中,如鲤、鲫、团头鲂等粘性鱼卵,如果我们采用鱼卵附着鱼巢孵化的方法,则存在着孵化效果不稳定,鱼巢制作、架设、管理繁琐,鱼苗数量不易掌握等缺点,因而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需要,故粘性鱼卵的孵化方法,应以脱粘、流水孵化的效果较好。据报导,国外有以单宁(Tannine 即制皮革所用的鞣酸)作为粘性鱼卵的脱粘剂。我们于1975年6-7月在顺德县开门办学期间,曾做过棱鲫与鲮的杂交试验,因棱鲫属粘性卵,故在人工杂交后,我们分别以泥浆水、单宁作为脱粘剂,进行了脱粘、孵化效果的比较,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1976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氨水培育鲮鱼鱼种试验

    <正> 池养鱼类与饲料(包括天然、人工饵料)之间的相存关系是明显的,饵料不足,则鱼类营养缺乏,生长缓慢,产量也受到影响。目前,我省池塘养鱼普遍存在饵料不足现象,严重地影响鱼产量的提高。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方针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

    1976年02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利用施放氨水提高鱼产量的试验

    罗俊烈;

    <正> 我们小分队于1975年7月至8月到顺德县龙江公社排沙大队开门办学,在学习多级轮养的生产实践中,因鉴于当地在解决塘鱼的肥、饲料问题上存在一定困难,影响到鱼产量的提高。我们本着急生产之所急,为解决塘鱼的肥、饲料不足,提高鱼产量,先后在五个生产队(重点是排涌生产队)进行了利用施放氨水饲养成鱼的试验,获得一定效果。现将排涌生产队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976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珍珠生产中使用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正> 1972年8月,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徐闻珍珠场、石角珍珠场,流沙大队珍珠场、上海染料涂料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开展了用 PVP 处理小片、提高珍珠质量的试验工作,1973年4月进行了抽样检查,同年12月做了小结。从试验的结果可以初步认为:用 PVP 处理小片能够加速珍珠的形成,促进珍珠质的分泌,提高珍珠的质量。PVP 的作用可能是能够促使小片较快地形成珍珠囊,促使珍珠囊的上皮细胞的分泌机能较快地恢复正常,并加速珍珠质的分泌。

    1976年02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2 ]
  • 利用育珠贝作细胞片的试验报告

    <正> 从事珍珠养殖的人都知道,人工养殖珍珠非要细胞片不可。而这个需要很大,以目前的生产水平来说,每插一万母贝就要用一千余个母贝作细胞小片,插核十万个母贝就用去一万细胞贝。假如,每插一万贝能产10斤珍珠的话,一万细胞贝就是生产10斤珍珠的贝源。杀了一万贝就少了生产10斤珍珠的贝源,造成无形的原料损耗。其实百余人的珍珠场,每年何止用去一万母贝作细胞小片。可见损失是大的。能不能做到,既能提供细胞小片,不影响珍珠质量,又不杀贝(未利用过的贝),节约母贝提高生产能力呢?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增产节

    1976年02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贻贝有性杂交初步试验

    陈新祥;林向阳;黄智芳;梁容道;

    <正> 我国的贻贝养殖,近几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紫贻贝南移试养成功,为该品种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前途。贻贝种类很多,但以经济价值较大的黄、渤海紫贻贝 Mytilus edulis Linne 和南海的翡翠贻贝 Mytilus(chloromya)viridis Linnaeus 为主要养殖对象。紫贻贝是寒温带性贝类,具有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的特点,但在浅海内湾难以度过夏季高温期;翡翠贻贝为暖海性贝类,体型较大,仅产于南海及菲律宾等地,对高温适应性强,但种苗发生量易受汛期台风、暴雨影响,波动性大,发展大面积养殖生产,目前有一定困难。

    1976年02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海陵岛海产双壳类的初步调查

    蔡英亚;蔡景心;

    <正> 一、前言海陵岛位濒南海,是阳江县最大的岛屿。本岛东西宽、南北窄,1960年在东北方向筑有石堤与大陆相连,形成了半岛。岛的东南临海,多岩礁和沙滩;西南和西北为内湾,泥沙质的滩涂较多。关于本岛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张玺等曾报导过37种。我们分队遵照校党委的指示,

    1976年02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司氏江珧幼虫培育试验

    陈新祥;林向阳;黄智芳;梁容道;

    <正> 司氏江珧 Pinna(Atrina)strangei Reeve。广东俗称“割纸刀”,我国南海沿岸的东山岛、汕尾,沃头、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均有分布,是太平洋、印度洋等热带海区较为常见的软体动物。其肉与闭壳肌较其他江珧特别肥大,味极鲜美,闭壳肌可以制成优质江珧柱。江珧柱为名贵的海味珍品,我国古代人民早已有记载,如邻几什志云:“四明海物,江

    1976年02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介绍一种单胞藻的快速定量方法

    陈明耀;廖玉钊;郭斯兴;余手;

    <正> 在马氏珠母贝、翡翠贻贝……等贝类的人工育苗生产中,投喂的单胞藻饵料量是否适宜,对育苗效果影响很大。投饵量过少,幼虫生长缓慢,严重的逐渐死亡;投饵量过大,幼虫活动力减弱,索饵量减少,严重的可造成幼虫大量下沉、死亡。因此,掌握幼虫各发育阶段对饵料量的要求,并根据水质和幼虫生长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投饵,是育苗工作中重要的技术环节。而准确的投饵量,必须建立在对作为幼虫饵料的单胞藻个体数量(浓

    1976年02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扁藻培养的一些问题及其处理

    黄惠全;

    <正> 扁藻是一种具有四根鞭毛的单细胞绿藻。我场于一九六五年用作马氏珠母贝幼虫人工食料。经过多年的实践,它是马氏珠母贝浮游幼虫的良好食料之一。随着我国海产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扁藻已被用于翡翠贻贝、紫贻贝及海参幼虫的食料。如何培养好(尤其大面积培养)扁藻,已成为同行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遵照毛主席“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

    1976年02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水库用探鱼仪试制成功——介绍“南海75—1A 型”水库用探鱼仪

    <正> 毛主席教导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全国万亩以上的水库有几万个。新建的水库日益增多,给淡水养鱼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水库的扑捞问题还未有完全解决,而探测鱼群所在是扑捞的第一个课题。几年前亦曾使用过海上用的小型探鱼仪,但效果不大好。一九七五年,我校渔电、淡扑专业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与湛江无线电二厂进行校厂挂钓,

    1976年02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 网板Ⅱ

    陈兴崇;

    <正> (五)立式网板立式网板平面近于矩形,其特点是展弦比大,网板宽度大,象矩形网板竖立起来一样,故称立式网板,网板剖面基本上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机翼剖面(图9),因此也叫翼型网板,另一类为弧形剖面,其中还可分为圆弧(图10)与非圆弧(图11)两种。立式网板全板

    1976年02期 6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底拖网天井网长度的确定

    刘慧文;

    <正> 正确选择天井网的长度,关系到拖网的渔获率和正常操作。假如拖网的天井网比预定的设计长,那么,将使网身部分形成网袋,而致大量刺鱼;当天井网过短时,网片阻力对它的载荷将更大,从而降低拖网的垂直扩张,并使腹网松弛引起事故。确定天井网长度时通常假定:连着网衣那部分的上下纲为悬链线状,空纲(手纲)为直

    1976年02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紫菜丝状体的生长促进剂

    刘思俭;

    <正> 丝状体是紫菜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通常在秋季进行紫菜采苗,主要就是依靠丝状体所产生的壳孢子,因此培养丝状体是紫菜养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在春季利用成熟的紫菜藻体,采取果孢子,使它钻入贝壳中生长发育成丝状体。到了秋季便形成大量的壳孢子,放散出来即萌发成紫菜。目前广大的紫菜养殖者更进一步研究,果孢子不必钻入贝壳,可以直接培养在海水中,

    1976年02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