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鳢不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李广丽,朱春华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月鳢十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月鳢组织内LDH和EST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EST由2个座位编码,LDH则由Ldh-a、Ldh-b两个基因编码。

    1999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6 ]
  • 鲫(♀)鲤(♂)杂交F1代精巢细胞学研究

    曹伏君

    用石蜡切片技术、电镜方法研究了鲫(♀)鲤(♂)杂交F1代精巢的细胞组织。结果显示雄性个体的生殖腺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完全能育型,个体能形成正常的精子。Ⅰ期精巢只有分散排列的精原细胞;Ⅱ期精巢精原细胞排列成束,有管无腔;Ⅲ期精巢由精原细胞和由它分化而成的初级精母细胞组成精细小管;Ⅳ期精巢内有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Ⅴ期出现了由精子细胞变态而成的成熟精子。正常的精子由头、颈、尾构成。(2)不完全能育型。有少数精子细胞可以通过变态形成正常的精子,大多数生精细胞从精母细胞到形成精子是异常的,如核物质不规则浓缩、染色体不等分离。(3)完全不育型,包括有两性嵌合体和非两性嵌合体,都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

    1999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3 ]
  • 4种对虾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的研究(英文)

    蒋静南

    较系统研究了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刀额新对虾等4种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同一种类不同大小和不同种类及生活习性不同,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有较大的差别。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比其他两种虾低。墨吉对虾次之,斑节对虾为最高。对DO忍受能力,刀额新对虾最强,在DO0.60mg/L才开始出现窒息。斑节对虾次之,在DO降至0.88mg/L出现窒息。墨吉对虾在DO1.19mg/L出现窒息。日本对虾忍受DO能力最差,在以DO1.31mg/L出现窒息。

    1999年01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0 ]
  • 尖吻鲈苗种工厂化培育模式的初步研究

    冯晓宇,罗儒端,孙启前,刘青利

    采用室内水泥池及活饵培育配套技术进行尖吻鲈苗种阶段工厂化育苗。投放刚孵化出膜的仔鱼160万尾,经室内池8d的培育,成活率为90%;经13d的培育其规格超过1cm,成活率为56.9%;经24d的培育平均规格达2cm左右,平均成活率为50%,共育出80万尾。苗种生长快,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关键技术是:基础设施配套;采用不同活饵,做到适口、及时转化、足量;定期过筛分级培育;水质控制良好;注意防病。2cm以上鱼种阶段采用多种方式培育,经15~20d的饲养,规格达3~4cm,平均成活率为65%~75%。

    1999年0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山东蓬莱沿海鱼类的初步调查

    朱龙

    1993年7月至1998年8月对蓬莱沿海定置网渔获的鱼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蓬莱沿海鱼类共有137种,分别隶属于59科108属。根据其适温类型可分为暖水性鱼类34种,占总数的24.82%;暖温性鱼类83种,占总数的60.58%;冷温性鱼类20种,占总数的14.60%。根据食性类型,可分为3类,其中游泳动物食性的鱼类36种,占总数的26.28%;浮游动物食性有22种,占总数的16.06%;底栖动物食性79种,占总数的57.66%.从栖息生境的多样性来看,可分为中上层鱼类38种,占总数的27.74%;近底层鱼类25种,占总数的18.25%;底层鱼类64种,占总数的46.71%;岩礁性鱼类10种,占总数的7.30%。并就渔业开发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1999年01期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 东海区鲳鱼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柳卫海;詹秉义;

    通过对东海区鲳鱼近年群体组成变化及银鲳生物学特性变化来分析目前鲳鱼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一方面,虽然近年鲳鱼产量大幅增加,但其平均体重、优势叉长组成及年龄组成均出现明显下降,资源状况日益恶化;另一方面,1龄鱼已占渔获的93.68%,目前捕捞现行点开捕年龄tc=1和捕捞死亡系数F=2.51,单位补充量繁殖力相对百分比P<1.9%,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为70g/尾,均显示已处于严重的生物学型捕捞过度.建议渔业管理部门大力削减作业渔船约50%,严格控制捕捞强度,逐步推迟开捕年龄至3龄以上,使鲳鱼资源真正能够永续利用。

    1999年0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94 ]
  • 螺旋藻制取叶绿素铜钠盐

    马贵武,杨萍,李伟,袁冬华,李素云

    用乙醇提取螺旋藻中的叶绿素,再用5%NaOH溶液皂化、石油醚萃取,在酸性环境中用10%CuSO4溶液实现铜镁置换,沉淀物经丙配溶解后,加2%NaOH的乙醇溶液成盐,过滤,水洗,真空干燥,制成叶绿素铜钠盐.制品的质量达到GB3262-82的要求.提取率为64.7%,制品得率占藻粉1.1%。着重对铜镁置换的条件、制品耐酸、耐热、耐光等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整个工艺是切实可行的.

    1999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7 ]
  • 利用小杂鱼、低值鱼提取浓缩鱼蛋白

    陈培基,李刘冬,李来好,刁石强,王道公

    以小杂鱼、低值鱼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研究了溶剂种类、温度、时间和溶剂量对鱼蛋白提取过程中脱水、脱脂、脱色和脱腥的影响,筛选出提取浓缩鱼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浓缩鱼蛋白,其蛋白质含量高达92.28%,脂肪含量仅为0.092%。

    1999年01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30 ]
  • 测量鱼鲜度的三甲胺MIS结构的敏感性与机理

    吴英才

    以TiO2为材料制作的Al/TiO2/Si MIS结构对与鱼鲜度有关的三甲胺气体有良好的响应。实验表明:当三甲胺体积分数从0~103×10-6变化时,在1MH的测试频率下,样品的电容值改变了250%;在3V的偏压下,电流变化了450%。鲜鱼死后在25h内,在较高温度下样品的(C-t)和(I-t)关系响应敏感。并通过分析TiO2膜各组分的介电常数,解释了样品的电容随体积分数变化的机理。提出了吸附模型,鉴于化学吸附产生的正电荷对界面势垒和电场的影响,结合Fowler-Norheim(F-N)隧道穿透机构对电流一体积分数(I—D)关系进行解释。

    1999年0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4 ]
  • 一类三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全局稳定性条件

    刘昌东

    应用类比法构造一类三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x=p(y),y=q(x)p(y)+g(z),z=-f(x)-h(x,y)的Liapunov函数,得到该系统全局稳定性的定理。

    1999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中遥感、空间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李巧玲

    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实践中,遥感与空间信息系统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比较完善的基本方法。论述了两种技术的理论概念、主要特征、规范设计、综合数据功能;描绘了研究方法流图;探讨了目标系统的确定、评价标准与模拟评价的内容,方案取舍,以及特定城背景数据库的建立;阐明了区域最优土地利用模式的设计。

    1999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97 ]
  • 甘蔗品种性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

    杨文,邝雪梅,程剑平,黄银姬,张允寅

    以30个甘蔗栽培品种为材料,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统计比较各酶带出现的频率与甘蔗主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A6、B3酶带同时出现时100%为高糖品种,因此A5、B3酶带与高糖性状关系极为密切;A6、A8、B3、B7酶带单独存在时也与高糖性状有关;早熟种与A5、B3、B7酶带的存在有关;中小茎种和中茎种分别与A4、B5酶带的存在有关。

    1999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0 ]
  • 热应激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刘铀,林红英,罗东君,刘艳芬

    通过检测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和内分泌指标,研究了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腺激素(T3、T4)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钾则仅在30日龄显著下降,但血清尿素氰、氯、皮质醇含量及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热应激对血清钠和葡萄糖含量影响不大。

    1999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74 ] |[阅读次数:305 ]
  • 马尾松飞播间伐抚育研究

    黄月琼,吴小凤

    以下层木为主的综合疏伐法对马尾松进行间伐,通过8年标准地的观测表明:经过1次间伐的标准地林木直径生长可提高34.94%,主要材种出材率可提高15.66%;2次间伐的标准地林木直径生长可提高64.16%,主要材种出材率可提高27.53%。

    1999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甘蔗黄点病发病规律调查

    何红,何春林,冯荣扬,谢平,蔡木林,康付国,魏冬添

    调查了不同甘蔗品种、施肥水平、蔗田地势及气候条件下,甘蔗黄点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对黄点病的抗(感)病性存在显著差异,Roc部分品种较感病,其中Rco10最感病;79/177、71/210、93/293及果蔗等品种(系)较抗病.氮肥可加重黄点病发生,钾肥可减轻黄点病发生。蔗田地势低洼、易积水,病害发生严重.温度适宜、天气长期阴雨、田间湿度大,有利于黄点病发生;在此条件下,若遇台风袭击,黄点病可能大流行.

    1999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对氨基苯酚废水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和可生化性研究

    吴伟,胡庚东,火村英,奚新伟

    1999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4 ]
  • 兴奋性毒性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关系

    于延曦,马润娣

    1999年01期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