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2, v.32(06) 57-6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近江牡蛎富集、排出Pb、Cd的动力学及其与体内金属硫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Involvement of Metallothionein in the Study of the Kinetics of Accumul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Lead and Cadmium in the Oyster Crassostrea rivularis

周湖明,李长玲,陈康,黄翔鹄

摘要(Abstract):

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在50、100、200μg/L 3种质量浓度条件下分两个阶段室内模拟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富集、排出Pb、Cd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其体内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浓度变化与该过程的相关性,得到近江牡蛎富集和排出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相同暴露浓度下,近江牡蛎对Cd的富集量和BCF显著大于Pb(p<0.05),因而对Cd的富集能力大于Pb;富集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金属含量Cmax与Pb、Cd暴露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近江牡蛎是比较理想的重金属Pb、Cd污染的指示生物;在Pb、Cd的富集实验中,MT含量均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T对Cd污染反应比Pb更敏感,效应时间更短;排出实验中,Pb、Cd实验组的MT含量随时间呈相反的趋势波动变化;金属暴露浓度梯度与近江牡蛎体内的MT含量变化没有"剂量—效应"关系,MT不能作为Pb、Cd对水环境污染的定量标志物。

关键词(KeyWords): 近江牡蛎;铅;镉;动力学;金属硫蛋白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20312013,2010B060200011);; 广西区科技厅项目“近江牡蛎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10123008);;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近江牡蛎高生长率和高抗逆性品系选育示范与推广”(11107012-2-3)

作者(Author): 周湖明,李长玲,陈康,黄翔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