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附近海域潮间带海水、沉积物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Heavy Metals in Seawater,Surface Sediment and Shellfishes in Tideland of Zhanjiang Harbor
张才学;孙省利;陈春亮;
摘要(Abstract):
于2005年8月对湛江港附近海域潮间带的海水、表层沉积物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水中的砷优于海水水质Ⅰ类标准,而汞、铜、锌、铅、镉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铜、铅、镉污染较为严重,均劣于海水水质Ⅳ类标准;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含量低于全国海岸带背景值,而汞、铜、锌、铅、镉均高于全国海岸带背景值,其标准指数分别为1.35、1.66、1.50、2.08、3.10,汞、铜略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标准,有轻微污染,砷、锌、铅均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标准,未受污染,而镉略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二类标准,环境受镉污染。各元素在各站点的分布没有规律性。牡蛎和蛤仔体内各重金属含量均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卫生标准,其卫生质量良好。
关键词(KeyWords): 重金属;海水;沉积物;贝类;潮间带;湛江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海洋行业公益性项目(200905005-05);;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项目(湛江港新型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Authors): 张才学;孙省利;陈春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国家技术监督局.GB12763.6-91海洋调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
- [2]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技术监督局.海水水质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 [3]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汇编(环境保护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261-265.
- [4]全国海岸带办公室《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写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专业报告集[R].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180.
- [5]国家海洋局.GB18668.1-3海洋沉积物质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 [6]李学杰.广东大亚湾底质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地质,2003,30(4):429-435.
- [7]杜琦,邱晓辉,邱合金,等.福建省渔业环境质量状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124-129.
- [8]阮金山,李秀珠,罗冬莲.深沪湾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J].福建水产,2002,2(2):14-20.
- [9]张小林.渤海海域海水、沉积物中铅、镉、汞、砷污染调查[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25(3):87-90.
- [10]张远辉,杜俊民.南海表层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背景值[J].海洋学报,2005,27(4):161-166.
- [11]刘现明,吴世培.辽宁沿岸海域重金属和石油污染的生物指示种的初步研究[J].黄渤海海洋,1995,13(3):40-46.
- [12]陆超华.近江牡蛎作为重金属污染生物指示种的初步研究[J].台湾海峡,1994,13(1):14-20.
- [13]蔡阿根,王坤,杨逸萍.晋江市潮间带底质、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4):569-575.
- [14]钟霞芸,杨鸿山,袁琪,等.长江口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含量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1999,6(5):41-44.
- [15]侯家龙,刘万顺,彭昆仑.胶州湾若干蛤仔产区重金属污染的测定[J].海洋通报,1986,5(4):14-18.
- [16]阮金山,吴立峰,罗冬莲,等.泉州大港湾海水、沉积物及水产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分布[J].海洋通报,2004,23(3):41-45.
- [17]阮金山,许翠娅,罗冬莲.福建兴化湾海水、沉积物及水产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分析与评价[J].热带海洋,2000,19(1):52-57.
- [18]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编写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1-32.
- [19]甘居利,贾晓平.中国浅海经济鱼类重金属的卫生质量状况[J].海洋通报,1997,16(4):88-93.